“第一奢侈品大国”桂冠很沉重
2011-06-24   作者:姚立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法国《挑战者》杂志近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巴黎中国游客知多少”的文章。文章开宗明义,以写实手法描述了中国游客在巴黎奥斯曼大街“老佛爷店”下车后直奔路易·威登柜台抢购的情景。文章详述了中国游客在巴黎节衣缩食,住便宜酒店、吃简单包餐、雇廉价旅游车的“事实”,称中国游客对巴黎文化景点一掠而过,将旅游重点集中在抢购奢侈品的细节。该文作者称,中国游客购物热情高涨,如今巴黎老佛爷店年营业额的25%均来自中国游客,与其毗邻的“春天商场”虽难望其项背,但也“利益均沾”,获益不小。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游客在巴黎购买的奢侈品数额累计已达6.5亿欧元,今年上半年又猛增了50%。
  一位巴黎旅游界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游客完全有能力在国内买到同样的产品,但他们认为,巴黎的东西比北京的“有价值”。
  记者外出采访,经常路过巴黎凯旋门附近的路易·威登店,国内游客成群结队在那里买包的“盛况”已成为巴黎的一景。应该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部分国人富裕起来,购买力大大提高,购买奢侈品本无可厚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国人带来的利益与实惠,中国人再不是“一穷二白”,中国游客成了一些国际奢侈品名牌店的“上帝”。有消息称,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奢侈品第一消费大国。但国内游客将出国旅游定位在大肆抢购奢侈品,就让人感觉“过火”了。
  不知国人对“第一奢侈品消费大国”这顶“桂冠”作何感想。从巴黎奢侈品市场上同胞疯狂购物情况来看,这顶“桂冠”并不能让人欢欣鼓舞。如果说,来巴黎的国人购物者确实具备了消费高档奢侈品的实力,来巴黎这个世界奢侈品之都购物就无须多言。但事实是,在这个抢购奢侈品的队伍中,不少人并没有高档奢侈品的消费水平,却被虚荣心和面子所驱使,打肿脸充胖子,赶时髦、凑热闹。
  《挑战者》杂志文章说到的节衣缩食买高档消费品的情况,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对不少国内消费者来说,热衷于高档奢侈品消费,确实稍显“早了些”。以记者的观察,不少巴黎人尽管身处名牌之都,却没有热衷于奢侈品的消费心理。西方人的消费理念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是哪个阶层就过哪个阶层的生活,不相互攀比。在西方国家,一个浑身名牌却言谈举止粗俗,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是让人看不起的。
  或许正因如此,法国媒体每每说起中国游客在巴黎狂热购物时,多少带有“调侃”之意味,而国人在一些高档商店边拥挤着购物、边喧哗的恶习也和欧洲典雅的购物环境形成强烈反差,难免让当地人侧目,给中国人的形象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几年前,老佛爷店曾以假币购物嫁祸于一对来自中国的新婚夫妇,这种明显的歧视事件虽已成为过去,老佛爷也做了检讨,但却真实反映了巴黎商店部分职员对中国顾客深层次的“偏见”,只是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他们不得不暂时将自己的好恶感掩饰起来而已。
  《挑战者》杂志的文章促使记者写下了上述文字,意在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中国民众的消费心理与心态还应实事求是,切莫东施效颦,赶时髦,超前消费。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中国还仅仅是个发展中国家,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明乎于此,中国游客的巴黎高档消费热就能逐步走向理智之路。中国可以戴上第一奢侈品消费大国的“桂冠”,但它是沉重的,现在戴上恐怕还不合时宜!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结构性减税从奢侈品开始? 2011-06-21
· 要降的不仅是奢侈品关税 2011-06-21
· LV质量存疑售后差 国内购奢侈品难享尊贵 2011-06-09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