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收费越“减”越多的吊诡
2011-06-23   作者:王石川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按照银监会、央行和国家发改委要求,从7月1日起各大银行34项人民币个人账户服务收费项目将被叫停。然而,旧的收费项目还没取消,部分银行收费项目却又出新招,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通知费等层出不穷。市民们纳闷:银行的“免费午餐”为什么越“减”越多了?
  数字显示,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时间银行收费项目竟增长了10倍。银行收费项目越“减”越多,究竟什么原因?
  首先,违规成本太低,不收白不收。根据《价格法》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银行收费也许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公用事业价格,但这些收费,显然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应该听证,但银行想收就收,想收多少就收多少,完全罔顾民众感受。
  对这些擅自收费、乱收费行为,全国人大代表上书过,律师起诉过,普通老百姓质疑过,但是,银行我行我素。乱收费、违反法律法规,银行相关负责人却从没有因收费而被问责。银行我行我素,正是因为违规成本太低,低到近乎为零的地步。
  其次,老子监督儿子的监管体制,很难发挥效力。银行擅自收费、乱收费,引发了民怨,在民意催逼之下,相关主管部门并未装聋作哑,无论国家发改委还是中国银监会,都多次表态,特别是银监会——作为直接管理银行的部门,曾要求商业银行规范服务收费行为,对违反规定的收费项目,立即停止收费,还要求银行测算业务成本,诸如此类,都可圈可点,但是银行却不听。不听,银监会也没有采取严厉的措施,加以处理。这就使人疑问,银监会的监管为何如此无效。
  银行收费其实“师出有名”,《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根据服务的性质、特点和市场竞争状况,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换言之,银行可以进行自我调价。问题是,将顾客抛在一边,这种单方面的调价违背公平公正原则,也正因为如此,上上下下都建议,应该修改《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但诡异的是,此前价格主管部门和银行监管机构称已经起草完成,并公开表示将广泛征求意见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在相隔了数个月后至今不见下文,其何时能出台仍是一个未知数。相关主管部门的暧昧态度,直接导致了银行业有恃无恐。
  最后,银行业地位举足轻重,消费者权利贫困。现实中,银行傲慢,顾客无奈,原因就是银行业尚不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它处于重要地位,受到政策的多重保护。有的银行出现了坏账,甚至由国家进行剥离、注资。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利润很好看,但不是充分竞争的结果,是政策保护的结果,是垄断造成的结果。在此语境中,“收费国际化、服务本土化”,有何奇怪?
  银行收费越“减”越多是吊诡的,但在目前这种体制语境中,又是必然的。破除困局,笔者认为,需全国人大介入,应该改变目前的监管体制。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业体制沉疴,单靠其自觉及暧昧的监管,一切皆是虚妄之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