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债务危机已经进入到关键时刻,在接受外部救助一年多之后,希腊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接近“破产”的厄运。
目前,希腊的处境非常危险。希腊政府软弱无力,自身岌岌可危,在与反对派、议会的博弈中,作为有限。与此同时,普通民众饱受经济衰退和政府紧缩政策之苦,民怨加深,全社会分裂加剧,难以形成改革自救的共识。更为重要的是,希腊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尖锐,竞争力不足和效率低下使得经济迟迟得不到好转,危机陷入旷日持久阶段。
我们甚至可以断言,如果希腊不是欧元区国家,它很可能早已经“破产”。正是因为其他欧元区国家领导人担心希腊“破产”会引发连锁反应,他们才艰难地克服国内选民的反对,筹措资金,准备向希腊提供第二项救助计划。与此同时,欧元区几个大国也向希腊各界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敦促希腊进一步实施紧缩措施,并通过出售国有资产筹集资金。
希腊债务危机最终如何演变,目前尚很难断言,但“希腊梦魇”无疑为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首先,各国必须重新树立对待财政赤字的“敬畏心理”。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财政赤字应该是政府“反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个工具,不能被滥用。也就是说,当需求不足时,政府通过财政赤字扩大开支,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到经济形势好转时,政府收入增加,应及时实现收支平衡。
但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前,许多国家一厢情愿地认为,经济可以永远保持温和增长,利率永远可以保持在较低水平,于是,政府大量借钱,用于填补根本上是由生产力低下引发的收支漏洞。这使得财政赤字不再是一项“反周期”政策工具,而是成为了一个慢性的、长期的问题。
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许多国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都明显超高。这种对于财政赤字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必然为未来埋下隐患。
除了严肃对待财政赤字外,各国还应直面经济结构性难题,真正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来效率的提升,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希腊的问题在于,危机爆发前,在改革成本较低的时候,政府未能及时抓住改革机遇,提高竞争力,而是用财政赤字的方式,一再将问题往后推,直至危机爆发,引发一场痛苦的“清算”。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反反复复,久拖不决,有可能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深远影响。今后一段时间,欧元区将面临从“拯救希腊”到“拯救欧元”的一系列重任。不管希腊是否“破产”,欧元都将经历诞生十几年来的最严峻考验。与此同时,美国和日本的债务问题也像一枚定时炸弹,有可能随时引爆。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经济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在这个时候,各国更要回归经济发展的本源,尊重科技,尊重创新,努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希腊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