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或进入观察期
2011-06-20   作者:王雪 马永波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近期国内外经济增速出现放缓的迹象,欧美等主权债务危机亦不断升级,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步伐放缓。综合来看,预计国内货币政策或将进入观察期,未来(比如7月份)还有可能加息1次。但除非物价出现持续超预期飙升,短期内进一步大幅加息的空间已经较为有限。

  尚无硬着陆风险

  从国内来看,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消费增速放缓成为趋势,对外出口稳健增长。尽管出口连创新高,但仍需关注近期欧美经济体PMI整体回落,可能在未来数月对我国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预计出口增速将逐步回落。总体来看,出口降幅将大于进口,预计贸易顺差将有所回落。
  整体来看,短期内国内经济整体放缓基本已成定局。初步测算,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降至9.2%-9.3%附近。经济大幅下滑的风险偏低,但也需要重点关注欧美经济复苏放缓的风险。
  未来通胀压力仍然不减。一是干旱及洪涝灾害有可能对今年的粮食生产构成一定威胁;二是国内电价、公共事业价格面临涨价的压力;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保持高位震荡。相对有利的因素是,由于全球经济出现放缓,短期大宗商品继续大幅冲高的可能性下降,输入性通胀压力略有缓解。初步预计6月份CPI为5.9%-6.2%,三季度仍将维持在5%以上高位,四季度回落。

  利率工具运用需谨慎

  从全球及国内货币政策经验来看,就业与经济增长压倒通胀,成为政策调控的首要目标。欧美等国在通胀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比如美国5月份CPI达3.6%,英国CPI达4.5%,仍然按兵不动就是这个道理,国内负利率格局也经常存在。虽然国内经济增长目标为7%,笔者预计,如果GDP增速始终保持在9%以上的增速,那么从紧政策仍将保持;如果经济增速进入8%-9%区间,那么政策将进入观察期,则紧缩性政策将会放缓;而如果经济增速落入8%以下,则政策或将面临“保增长”的压力,将重新转向宽松。如果二季度GDP增速已经接近9%附近,那么政策或将进入观察期。
  其次,本轮通胀是成本推动型(为主)+货币累积型通胀,加息并不能完全解决这类通胀问题。治理这类通胀的主要手段应当包括:一是,适度加息以遏制因货币泛滥而催生的投机性需求,但不必非得实际利率转正。中国在历史上通胀飙升的时期,从来都是负利率格局,比如1992-1996年,2003-2004年。如果加息幅度过大,反而加大企业成本,目前贷款利率按基准利率上浮30%-50%,民间借贷达到15%-20%(甚至更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企业负担加重,可能有助于推动通胀螺旋式上升;二是,降低企业各类成本,包括税、费、资金成本等。在贷款利率不断走高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不断升值,企业的成本上升幅度过快而产品价格转嫁能力有限,迫使企业“提价”行为屡屡出现;三是,采用偏紧的流动性收缩工具,比如存款准备金率多次调整;四是,采取有限的临时性价格管制措施。不可否认,政府干预能够起到烫平物价波动的作用,能够防止CPI创出极值,但是可能会拉长通胀的持续时间。
  最后,依旧动荡的全球经济、金融市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继续从紧。全球经济放缓一定会影响到国内的出口,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持续的低利率政策,也会在资本流入方面给我国带来更大的压力。除此之外,地缘政治所带来的大宗商品涨价风险,主权债务危机所蕴含的更大风险,都需要国内的货币政策为未来预留一定的空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央行货币政策指向哪里 2011-06-16
· 央行: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2011-06-04
· 吴晓灵:央行不会放松货币政策 2011-05-30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