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2011年全年电力迎峰度夏电话会议上披露,为了应对今夏用电严峻形势,发改委和能源局将在近期集中审批一批火电和电网项目,以“迅速缓解浙江、江苏等地的用电紧张形势”。 乍一看,这几乎又是“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部署”、“有效应对”的翻版,但结合现实细一思索,“今夏用电形势严峻”,怎么可能靠“集中审批火电项目”来解决呢?况且,“电荒”成因复杂,仅靠提升发电能力也未必能够根治。 其一,现在集中审批建设火电项目是“远水不解近渴”。建设火电项目、增加电力供给当然必要,但是,火电站有建设周期,经过历次整顿,既有政策层面的规模要求,又有经济层面的选址问题。在系统解决我国能源结构设计这一根本问题之前,大搞集中审批建设值得思量。毕竟,在缺乏前瞻性规划的基础上,发展多少火电,在哪里发展火电,都直接关系到其他能源生产的布局问题。火电一哄而上的结果,往往是对应着其他能源生产方式的一哄而散。多少年来,我们发展过小火电、小水电,又亲手干掉过小火电、小水电……翻来覆去,缺乏长远设计,徒然造成浪费。从此角度看,集中审批建设火电项目,既然无助于解决当前用电缺口,那么不妨顾虑周全,谨防用力过猛才是。 其二,“电荒”的成因并不仅是直观上的电力供需缺口。计划部门喜欢用加加减减来判断产能是否过剩,一旦发现某地电力供求有缺口就会紧张兮兮加快发展。但现实中,电力产品不像别的商品,发出来可以储存。电力生产出来及时送出去、消耗掉才是最有效率的。要达此目的,不仅发电要足够给力,输变电网的运行效率也要充分提高——由于东部用电长期以来依赖西部能源富集区域,一旦西部电力外送存在问题,就会造成所谓东部缺电。 同时,以我国当前情况看,东部省份的缺电还存在现实背景——近年来的特殊情况是,随着西部开发重化工、装备制造等项目,其正从传统的电力外送区域,转变为集发电大区和耗电大区于一身的区域。这等于说,无论现实基础如何,部分西部区域并无充分意愿提升电力外送效率。所以,在“运动式”的集中审批建设时,必须缜密考量。 其三,造成我国本轮“电荒”的关键问题,应在于刚性需求的不断放大,背后实际对应着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命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居民家庭电器耗能增多,企业生产用电需求扩大,但节能习惯和节能措施等一直匮乏。这是“电荒”背后最大的现实矛盾。这种需求的增长是发展的合理结果,可以根据经济成本引导节能措施,但绝不应用反复涨电价或者阶梯电价等手段进行压制和过度干预。 总而言之,集中审批火电项目仍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色彩,不是对“电荒”的治本之策。当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应该彻底摒弃此前延续多年的机会主义思路,站在国家未来发展角度,尽快研究出台具有稳定性和操作性的国家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防止行政决策始终摇摆不定。非如此,隔上三五年,还是难免一次“电荒”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