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不再选医生,而是选专业和职称,医院再进行分诊……这是6月1日开始,北京20多家三级医院推行的“不点名挂号”。而在今年年底前,北京市51家三级医院将取消点名挂号。 当前,医疗资源的稀缺,在很大程度上是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而挂号难、看病难,也可以置换为上好医院难、看名医生难。在健康这个语境下,“专家崇拜”也好、“名院崇拜”也好,都可以理解。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也就相应成为如何分配以“专家号”为代表的优质医疗资源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不点名挂号制度的初衷不错,设计也未尝不合理。医院更专业的分诊,可以避免病人“自我诊断”和“自我选择”的误区,实现病人的“精确就诊”、资源的“精确分配”,确能实行,好处显而易见。 然而,也不难看出,如果没有精确的导诊,“该看专家的没有看上、不该看专家的反而看上了”的问题,同样会存在。而如果不点名挂号,只是使“看上专家”由原来的“拼时间”“拼精力”“拼人脉”变成“拼运气”,虽然可能更为公平,但也难说合理。实际上,不点名挂号让医院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这无疑是对整体就诊制度的一个挑战。 在变“病人选医生”为“医生选医生”之后,医院责任更重的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在当前的医患关系环境中,这可能意味着医院付出更多精力,真正把自己定位在“服务者”的角色。否则,不仅可能损害到病人的选择权,也有可能制造出更多的医患冲突。一些医院已经开始推广的专家团队就诊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把专家坐诊的关口前移,无疑是很好的尝试。但如何保证这样的“专家团队”不成为又一种稀缺资源,可能还需进一步探索。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社区转诊患者享优先就诊权”。这是不点名挂号的一个重要补充制度,实际上是将初诊交给了社区医院,使得病人在社区医院就完成了第一次筛选。在这样的情况下,优质医疗资源的分配,也必然会更为合理。 但问题是,目前,由于认知度低、投入不足、未纳入医保等种种原因,社区医院往往门庭冷落。而在现有的利益格局之下,所谓的“社区首诊制”“双向转诊”等,也难以实现。这种状况的改变,无疑需要更大范围的变革。 在某种程度上,改革也是一个培养信任、形成认同的过程。小到挂号方式的改变,大到医疗体制的改革,都不仅需要合理的制度设计,更需要患者的参与和认同。从记者的调查情况来看,号贩子猖獗、特需号成“新宠”、实名制难实行等问题,仍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固然需要时间,但也难免会耗损对于改革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让病人看到改革的好处,如果不能在改革后更好地实现“精确就诊”和“合理分配”,这样的改革也必然难以得到认同,仍会走入改不改一个样的死胡同。 可以说,对于不点名挂号等改革措施,设计者们同样需要进行“精确就诊”,把脉出其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才能真正把改革导向医生、患者、医院和社会多赢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