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和首都经贸大学联合发布首个《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考量包括生活成本、医疗保障、生活环境、生活节奏、人均财富等。其中,广州、上海、南京名列前三;北京因“环境压力大”等因素影响位列第八,排在呼和浩特、石家庄等城市之后。 面对这样一份“首个《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许多媒体在报道时,都显得对其中的“排名”、“位次”很感兴趣——比如,各个城市之间“究竟谁排在了谁的前面或后面”,“哪些位列前茅、哪些名落榜尾”。 其实,综观一下上述《报告》对我国主要城市生活质量的总体打分情况——30个省会城市中,生活质量指数平均得分仅54.49分,最高64.07分,最低49.59分,就会发现,所谓“城市生活质量排名”,实际上不过是一个相当低水平基础上的“排名”,具有很浓的“矮子里面拔将军”意味——平均得分仍是“不及格”(60分),最高得分也仅仅是刚刚过了及格线而已。这样一种总体格局下,排名靠后的城市固然应该有所警惕、反省,但排名居前的城市,实在也没有什么沾沾自喜的必要和资本。这正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连城指出的,“54.49分的总平均指数处于一般和满意之间,说明全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总体还有待提高”。 看看去年美世管理顾问公司公布的一份“2010全球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生活质量排前25名的都是欧美城市,亚洲城市中,新加坡排名最高,居第28,日本东京、横滨、大阪和名古屋分列第40、41、51和57名,香港排71,上海和北京分列第98和114名。 因此,与其看重、计较这些国内城市的具体排名、位次,还不如集中精力关心一下这样一个更实在的问题: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的背景下,我们的城市生活质量为什么总体上仍然如此不高? 参考一下下列一些数据、排名,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线索。零点公司年初公布的“2010年度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显示,2010年我国公共服务总得分只有67.8,其中社保和就业的公众评价分别是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研究显示,我国宏观税负已超过34%,接近高福利国家水平;但与此同时,“我国用于基本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占GDP的比例极小,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语),我国行政成本长期快速增长,支出比例不仅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 再以此次生活质量排名不高的北京为例,看几组更为具体的民生数据及排名。2009年北京市房价收入比达到27:1,超出国际平均水平5倍。美国《外交政策》去年盘点了世界五大交通最拥堵城市,“中国北京”高居榜首。中科院报告显示,全国有17个城市上班平均耗时大于30分钟,其中北京耗时最长,为52分钟…… 由此不难看出,要想尽快改进我们城市的生活质量,除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之外,出路不外乎这样两个方面,一面是,不断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尤其是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确保公共品更优质充裕地供给;另一面是,不断提升对城市市民各种基本权利尤其是民生权利的保障和维护水平,如居住权、教育权、健康权。显然,所有这些实际上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一枚硬币的两面,如公共保障房对应居住权、公共教育对应教育权、公共医疗对应健康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