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网”报道,“2011中国摩天城市排行榜”日前在上海发布,香港、上海、深圳位列前三。据称,中国在建摩天大楼总数超200座,相当于今天美国同类摩天大楼之和…… 大楼与城市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以摩天大楼数来衡量城市竞争力也是一种角度。摩天大楼多,说明城市的发展需要摩天大楼,并且具备这样的消费能力。但我们万不可忽视了前提条件,那就是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以及摩天大楼建设的科学性。 令人悲哀之处恰恰在此:虽然众多内地城市摩天大楼很多,但摩天大楼的建设,却是建立在城市规划不尽合理、建设决策不够科学严谨基础上的,换言之,当城市规划建设本身就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那么对待摩天大楼的建设也必定是畸形的。这样的摩天大楼早已经脱离了城市实际的发展需要,更难契合市民的生活需求。 广西防城港市欲兴建528米的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其高度超过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但其城市人口却不足100万。不知道这样的摩天大楼建起来之后能作何种功用。 美国摩天大楼即便多,也没有多到我们的程度,要知道,五年之后我国摩天大楼总数将是美国当下总数的四倍,盲目性一望便知。可问题是,这样多的摩天大楼会结出怎样的果子?不合理的城市规划等,又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决策损失?说到底,大量资源的浪费是对纳税人血汗的挥霍,而谁又应当为此负责? 令人忧虑之处不仅仅在此。遍地生根的摩天大楼,仅仅是城市病的一个缩影,是城市规划建设病症的一个反映,其背后是决策机制以及相关制度上的缺失,使得整个决策规划等缺少公众的监督与制约,以至于公众话语权孱弱,而造成巨大损失后又无人担责。试想,如果这些大量资金能够投入民生保障领域,或者少收一些税等,刺激消费,对于经济发展何尝不是良性刺激。 所以,摩天大楼本身不是错,它是城市竞争力的标志,还是城市病的尺子,完全取决于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决策机制的合理性以及背后的更为根本的机制制度等等。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以此而言,流行的摩天大楼也当是个警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