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愈演愈烈的电荒,国家发改委决定自6月1日起上调山西、青海、甘肃等15省市的非民用电价:上网电价平均每度上涨2分钱,其中上调幅度最大的是山西,每度电提价3.09分;销售电价平均每度上涨1.67分,上调幅度最大的同样是山西,每度电提价2.4分。此次调价对象为工业、商业、农业用电,不涉及居民电价。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由于居民用电价格不变,此轮调价对CPI没有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也很小。(5月31日《新京报》) 本来,人们呼吁通过供电行业让利于发电行业来解决电荒问题,但最终的解决之道还是落脚为销售电价上涨,通过工业、商业、农业“让利”来缓解电荒。有关部门一方面要求市场化产品暂缓涨价,一方面频频上调垄断性产品价格(成品油价、航空油价以及电价),如此抑制通胀的方式很难让人看得懂。对于此次电价上调,让人略感安慰的也许有两点,一是上网电价涨价幅度高于销售电价涨价幅度,说明供电行业确实有所让利;二是居民电价暂未上涨。 只不过,工业、商业、农业用电涨价,何尝不是变相的、间接的居民用电价格上涨?供电行业不愿更多承担上网电价上涨带来的利润减损,用电企业、商家自然也不肯承担销售电价上涨带来的利润减损,不管电价有多高,他们都会将之摊入产品价格,转嫁到广大居民头上。农民兄弟老实一些,但他们也不得不这样做,再加上全国大面积干旱,今年的农产品价格看涨,居民手里的“菜篮子”“米袋子”可能越提越沉。还有一个让人忧心的问题是,那些曾被“约谈”的企业,除联合利华外,他们的暂缓涨价还能“暂缓”多久?请注意,如若涨价,千万不要事先声张,否则可能被罚款。 非民电价上调对CPI的影响很小吗?记得每次上调成品油价,有关部门也这么说。给人的感觉,似乎垄断性产品价格上涨对CPI影响很小,所以涨涨价没关系,反而是市场化产品价格上涨对CPI影响很大,所以需要暂缓涨价。这个逻辑同样让人看不懂。大与小是相对而言,联合利华的几款洗发水、沐浴露涨价,其影响仅限于这几款产品本身,不会带动其他产品价格上涨,仅会让购买这几款产品的消费者多掏钱,况且他们还可以“用脚投票”。而油价、电价上涨,则让人无处可逃,既没法用手投票决定涨不涨,也没法“用脚投票”躲避涨价,并且,油价、电价上涨会带动其他产品价格上涨。成品油涨价对CPI影响很小吗?看看那高昂的物流成本就知道,看看各地出租车价格就知道。同理,非民电价上涨对CPI影响很小吗?如果非要掩耳盗铃,那也没有办法。 当然,客观而言,电荒的原因之一在于经济转型不力、高能耗产业密布。从这个角度看,销售电价上涨幅度不应“一刀切”,不同行业、产业、企业用电价格上涨幅度应有所不同,以进一步压缩高能耗产业的生存空间。在这方面,浙江省的做法也许可资借鉴,据报道,从6月1日起,该省对44个行业的239家高能耗单位实行惩罚性电价,即实行电价加价,倒逼其改进工艺,节约能源。显然,总体而言,工业用电涨价幅度应当最大,商业次之,农业再次之;就工业用电而言,对高能耗产业用电应实行惩罚性电价,高新技术产业用电涨价幅度则应尽量降低。如果电价上调能够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加速,能够淘汰一批落后产能、高能耗产业,也就不失为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