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背后的美债踪影
2011-05-31   作者:张茉楠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张茉楠

  欧债危机背后掺杂的是更深层较量,那就是美国与欧洲正在展开一场货币主导权与债务资源的大战。事实上,美国依然延续其金融货币霸权所赋予的“结构性权力”。而自从欧元诞生之日起,欧元就作为全球最有力的潜在竞争对手,全面挑战美元霸权体系。
  首先,欧元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欧元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选择。由于欧元区主要出口商品品种与美国具有竞争性,欧元结算量的上升就必然导致美元结算量的下降。结算量就是定价权,美元结算量的比重下降意味着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定价权的流失。
  其次,欧元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欧元诞生之后占全球总外汇储备量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美元则持续下降。根据IMF的官方外汇储备构成数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9年,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倒U”型走势,在欧元正式成立之前和成立初期,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占世界储备的比重从1995年的59%上升到了2001年底71.5%。但是,自从2001年以后,美元的比重就开始不断下降,截至2010年已经滑落到62.1%。
  然而,对美国的威胁似乎还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美国债券与欧洲债券的资源争夺,这个恐怕是美国最为担忧的。在借款“依赖型”体制下,美国长期国际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能够维持,需要以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为保证。而要保证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就必然要依赖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换取美元,其他国家又用换取的美元通过购买美国债券投资于美国,于是美元回流至美国,为其债务进行融资。
  令美国担忧的是,与美国相似欧洲国家也基本是“债务依赖型国家”。根据IMF的数据库,世界外债发行数量最多的前十个国家,包括了美国、7个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和澳大利亚,这10个国家对外发行的债券占全球的83.8%,而这其中欧元区各国债券市场加总后规模占到了全球的45%,已经超过了美国32%左右的份额,无疑这是对美国债务依赖体系的最大挑战。
  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已经成为美国债务的最大买家,并且通过量化宽松政策让债务货币化。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由2007年6月的8993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5月初的27231亿美元,是危机前的3倍。而今美联储即将在6月停止6000亿美元的国债购买计划,由谁来继续接手如此庞大的债务是最大的问题。在美国货币和财政双双承压的情况下,只有制造一个比美国国债还烂的债券,才可能让金融市场在坏与更坏之间选择一个较好的。
  于是,近期美国评级机构不断调低希腊、爱尔兰、比利时的主权信用评级,轮番对欧债危机制造动荡,大举做空欧元,美元利用“避险属性”和阶段性强势,使资本大量回流美国本土,而美国成了这场危机的赢家,包括美国国债、美股及其它机构债券在内的美元资产大受追捧。尽管当前美国国债已经突破债务上限,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和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五个月低点,美国国债受到超额认购,债务融资得以顺利进行。
  内外夹击之间,欧债危机不再是欧洲五国的危机,债务危机由边缘国家向核心国蔓延的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大,等待欧洲将是新一轮的债务风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对国际热钱而言欧债危机是天赐良机 2011-05-25
· 信用降级潮来袭 欧债危机面扩大 2011-05-25
· 经合组织秘书长:欧债危机威胁到地区前景 2011-05-25
· 欧债危机拖累资本市场 全球遭遇“黑色星期一” 2011-05-24
· 意大利债务风险上升 欧债危机恐升级 2011-05-2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