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私用备受公众诟病,媒体曾报道,某大学新学年开学,校门口出现大量公车送新生上学的情况,从公检法用车到国土、卫生监督用车,甚至血防专用车,无所不有,以至于有网友揶揄道,“公车扎堆,有司法、公安、检察、环境监测、国土执法、卫生监督、防汛指挥……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是市里部门开大会呢。”为了遏制公车私用,不少地方似乎殚精竭虑,穷尽各种方式,有的增加人力监管,有的给公车贴上“公务标识”,还有的给公车装上GPS实时监测行踪。但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香港特区有效遏制公车私用的经验,值得关注。严控公车数量,这是遏制公车私用的釜底抽薪之举。香港公车数量极少,享受专车待遇的官员更少。据报道,全港公务员近17万人,首长级以上官员大约1200人左右,属于港府的精英层。只有精英层中的精英,也就是特首、政务司司长等各个司局的正职配有专车。加上终审法院的首席法官、立法会主席,全港享有专车待遇的公职人员仅二十余名。才二十多人享受专车待遇,真是少得“可怜”。不给官员配备专车,也就意味着官员想公车私用,连机会都不多,这正是釜底抽薪的好办法。 信息公开到位,接受公众监督。政府部门公车的所有采购信息、数量、型号都可在政府物流服务署上查到。买了什么车,相关信息公开透明,人们一览无余,这无疑就为公众监督提供了便利条件。当然,在严密的制度设计下,买车情况、公车使用情况想不透明也不行,因为立法会议员在定期质询着,审计部门在火眼金睛地盯着,一个细节是,在香港审计署网站上下载审计报告,可以看到,港府各部门的“三公”开支及其他一切涉公资料,都有明晰的披露,而每份审计报告都长达近百页,审计对象事无巨细:官员平均办公面积、公车使用记录……连公车使用的记录都进入了审计部门的法眼,谁还敢公车私用?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香港公共交通相对比较发达,乘坐公交十分方便,因此不少官员宁愿坐公交也不开车,更不要说公车私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