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硬着陆可能性不大
2011-05-24   作者:周波 彭春晖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伴随着4月经济数据及外汇占款增速的下降,许多人又开始了“硬着陆”恐慌症,纷纷揣测中国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又正好赶上股市连续下挫和大宗商品暴跌,仿佛2008年的剧本将会重新上演一遍。但我们认为,这纯粹是杞人忧天,所谓的“硬着陆”的可能性仅存在于理论上。
  回顾一下2008年,随着资产泡沫的破裂,各国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明显放缓,英法德美GDP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双双转正为负,从原先的通货膨胀一下子变成了通货紧缩,企业不堪重负,纷纷倒闭,失业率随之迅速飙升,屡创新高。从数据上来看,欧美经济的的确确遭遇了“硬着陆”的冲击。
  再看一下同期中国的表现,虽然经济增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在2008年GDP增速全年仍然处于9.6%的高位,2009年略有下滑至9.2%,去年又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而城镇失业率最高时,仅为4.3%左右,尽管实际情况可能高于统计局的数值,但随着4万亿投资项目的开启,失业率立即又恢复到了2007年中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股市遭遇了重创,但房价平稳,整个金融系统并未出现重大危机,可以说是平稳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海啸,成功避免了“硬着陆”。
  目前,由高通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问题,又激起了中国是否会经历“硬着陆”的激辩。支持者认为,高通胀已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社会消费总额的确在不断下降。同时,近半年来的货币紧缩政策对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如果管理层不改变现有的货币政策,随时会发生中小企业倒闭潮。另外,由于过去两年的大力投资,已造成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去库存问题将逐步浮出水面,给增速已经放缓的中国经济再一记重拳。
  但是,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为零。虽然以上所述的问题都存在,但这些并不足以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在“十二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增加百姓收入的方针政策,以及近期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个税起征点,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增长指日可待。其次,从2010年起,“民工荒”三个字不断出现在各家媒体报刊中。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动,减少了农民工的供给。在“十二五”计划中也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年中,中国城镇化要从目前的47%提高到51%。这给中国未来消费提供了巨大潜能。第三,很多人认为房价的下跌会引起中国资本市场一番轩然大波。其实未必,因为如今的高房价已使得楼市和普通老百姓脱离了关系,只是少数人玩的一种游戏。而保障房的大力推出使得楼市又和普通百姓有了交汇点,相信由商品住宅引起的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冲击可以很好地被保障房的刺激所冲抵。第四,贸易总额增速放缓,却仍在增加。由于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和欧美出于对本土企业的保护,中国出口总量增速逐渐放缓,但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同比增加仍是正值。
  总体而言,目前中国经济的困难属于“阵痛”,而这个“阵痛”来源于货币紧缩这剂汤药的副作用。此时此地,千万不能因为副作用而忽视了整体的利益。中国未来消费潜能的开发将会很好地带动企业增长,解决库存问题;而对于保障房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也会成功冲销商品住宅价格波动引发的经济震荡。
  纵观历史,经济一直在不平衡中发展着,有舍才有得,不可能面面俱到。夸大任何一面都是不理性的,应该从全局辩证地动态地去看待经济发展这个问题,而不应该片面地静态地进行分析。故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不可能发生。
  再结合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我们不难发现其与中国经济的走势密切度已经高度相关。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软着陆造成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调整,不少品种下跌幅度超过30%,甚至达到50%,而后在下半年中国经济的企稳走强下大宗商品演绎出一场轰轰烈烈的牛市。笔者犹记当时大宗商品熊市之言论不绝于耳,但是事实证明商品价格的走势不以人的意愿和猜测为主,而是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协调一致。今年春节以来,国内一系列的紧缩政策,加上印度等新兴国家对通胀的治理措施,造成市场再次对经济忧心忡忡,大宗商品剧烈下跌,下跌之幅度有甚于去年,此刻商品牛熊之争再次在市场中响起。然而,笔者依然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发生的几率极小,毕竟中国的经济调控总体掌握在我们政府手中,而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言,我们的政府更懂得“用中药来调节我们的经济问题,而不是西药”。
  (周波为东吴期货研究所所长,彭春晖为东吴期货研究所研究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国经济:通胀加剧和经济放缓并行 2011-05-20
· 全球资源配置力是中国经济短板 2011-05-19
· 第六套“中国经济科学前沿丛书”出版 2011-05-17
· 薪酬制度不改中国经济难转型 2011-05-1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