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东等一些华东蔬菜产区,蔬菜贱到几分钱一斤,还被客商拒收,而城里的菜价却降不下来。西葫芦的地头价,往年一斤0.6元,现降到了0.2元,到北京菜摊的售价仍高达1.5元,这增加的价差,到哪里去了?说没多挣钱,恐怕也没几人信,有利可图,农村的蔬菜,才会源源不断往城里运。 近些年来地头价与菜摊价的涨落,经常不同步,这只是其中的事例之一。 保证蔬菜产销不脱节,是个难题。消费者的需求,是个常量。时鲜蔬菜,不便储存,多了就是多了,少了也难补上。而各道经销环节,都只会按常量收菜。少了,会抬高价格收,然后高进高出;多了,却不会多收,菜多价贱,不会增加收入,烂在自己手上,还要增加处理成本。 蔬菜的各道营销环节,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利多了,经营者就多,利就变薄,就会有人选择退出,各道环节,基本上都形成了合理的利益关系。大体上是,在到达零售摊贩前,以批量求利,每斤菜只赚分分钱。而零售摊点,经营量少,则以高价差挣钱,形成了所谓的“最后一公里”价高现象。 一个零售摊贩,在菜场里站上一天,卖出250斤菜,不算少了,这大约需要上百个家庭的人到他这里购菜,就算一斤净挣0.50元,也才挣125元。菜贩要起早探黑去购菜,常常还要家人帮忙,菜要清洗,还会有不少损耗,有摊位费要交,他们中不少还是下岗工人,如果一个月连3000元都挣不上,那就只能改行了。 我国蔬菜产销已经形成的基本格局是,互为产销区、大跨度运销、多品种错时交叉配送。大多数城市,都可以吃到天南海北的时鲜菜。而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却是,一旦因天气种植和采摘期推迟或提前,或者信息不准导致种植错乱,上市过度集中或一时缺货,就会导致菜价的大起大落。 一些地方为解决蔬菜产销上的难题,提高自产自销率,或者遭遇自然灾害后,大力组织补种,往往与已形成的产销格局冲突,加剧了价格信号错乱,造成更大损失,各地都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而农超对接或产销直供等措施,也只能解决临时性的局部性的问题。 菜价有波动,或某些品种时多时少,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需要防止的是菜价的大起大落,蔬菜供给的过多过少。唯一的办法是提高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既要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一步发挥作用,也需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储运系统,畅达供需信息,在促进现代城乡蔬菜产销体制构建上多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