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业务呼唤货币政策国际化
2011-05-12   作者:王勇(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5.3%,涨幅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虽然说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毕竟前4个月CPI同比增长幅度都在5%左右的高位运行。在人民币跨境流动的今天,我们不能不考虑其对国内通胀以及货币政策造成的新的影响,而货币政策也必须早日进入国际化轨道。

  跨境流动挑战传统货币政策

  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进而形成人民币跨境流动,意味着中国终将取消对资本项目的管制,使人民币最终成为完全自由兑换货币,这就有可能使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为外国投机资本冲击的对象。因为,取消了货币壁垒,国际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可随时传递到国内,这种情况在金融自由化、大量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今天尤为明显。在外国投资者大量持有我国短期资产的情况下,国外对货币偏好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大量的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乃至经济产生冲击,而这种冲击会对我国货币政策造成严重影响。
  境内外人民币利率和汇率迥异会产生人民币的套利问题。随着境外人民币流通规模的扩大,形成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会有完全市场化的境外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如果境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跟不上,境外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就会对境内利率和汇率的管制构成冲击。大规模人民币资金跨境套利和套汇,将使得我国政府根据境内经济的发展情况确定利率和汇率变得更加困难。而且,国际投机分子可能在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积累人民币头寸,瞄准时机专门对我国的利率和汇率进行冲击,从而扰乱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中国金融市场秩序。
  或使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面临“内外均衡冲突”。跨境人民币流动,使得人民币的两种“身份”和两种职能有时候会发生冲突。人民币逐步国际化,本国货币与国际金融之间一体化程度将增强,这样,国内的货币政策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当我国出现通胀时,采用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进行调节,结果境外人民币回流,国内人民币增加,国内通胀加剧,货币政策失效;当国内通货紧缩时,采取降低利率的政策,结果国内人民币外流,国内货币减少,国内通缩加剧,货币政策失效。
  或会遭遇“特里芬困境”。“特里芬困境”是偿还能力与持有者信心之间的两难境地。任何一种货币来充当国际货币时都存在“特里芬困境”,发行少了,面临国际支付困境;发行多了,面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困境。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向纵深发展以及更广泛的流动,人民币将成为国际间经常使用的计价、支付和储备手段,因此国际上对人民币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上升。在这种大幅增长的需求的推动下,人民币的发行量可能会大量增加,从而有可能形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这就是人民币遭遇了“特里芬困境”。

  货币政策应早日国际化

  首先,重塑货币政策新理念。随着跨境人民币流动的形成及发展,人民币运行的领域和范围也随之扩大,即从境内扩大到境外,这就要求针对人民币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运行也应早日进入国际化的轨道。而那种传统的封闭型货币政策思维定式已经落伍,必须重塑,其操作策略也必须加快转变。
  其次,防范人民币跨境流动风险。国际化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应着力在如下方面作出努力以防范风险。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使人民币汇率及时调整至适当的水平;提高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程度,使人民币利率水平与国际利率水平保持合理的水平;要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人民币有序跨境流动,使人民币跨境流动处于央行的监管和调控之中;适当控制国际储备水平和经常项目剩余,减轻人民币持续的升值的压力;尽快创造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进一步放宽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入境的额度。
  其三,在加强监管条件下积极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在今后两三年内将发展到2万亿人民币存款的规模,在此过程中还要鼓励外资企业用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FDI)替代外币FDI,鼓励人民币贸易结算,推进香港本地和第三国对人民币的使用,尤其是外国企业在香港借人民币并在境外使用。同时,适当控制中资企业在香港人民币市场的融资和回流。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离岸市场的发展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对境内货币供应、外汇储备、对冲操作和境内外资本流动的影响都是可控的。
  另外,努力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目前,中国的崛起以及在全球的地位与日俱增,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这与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以及当前美国的强势美元战略是不合拍的。因此,美国会采取各种战略措施比如施压人民币一次性或大幅升值等来遏制和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样,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尤其是中美货币政策协调就尤为重要。在以后各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都要让美国认识到,人民币的崛起只会帮助美元更好地发挥国际货币的作用而不会排挤甚至取代美元的作用,希望美国能着眼大局,认清形势,双方应共同采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并积极关注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氛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将扩大至全国 2011-04-26
· 农行与蒙特利尔银行合推私人银行跨境金融服务 2011-04-21
·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进展迅猛 2011-04-20
· 跨境结算“火”得出人意料 人民币稳步迈向国际化 2011-04-18
· 国税总局:跨境不良税收筹划空间将被压缩 2011-04-1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机”评估与我国供给型财政政策·[思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4个问题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