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指导线何时名符其实
2011-05-12   作者:尹卫国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据《现代快报》报道,南京2011年工资指导线即将发布,去年南京工资增长指导线为12%,但记者调查显示,大多数市民对涨工资“没感觉”,与此同时,高低收入群体工资差距扩大到25倍。
  这几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成时髦,许多地方每年都向社会公布一次,但执行情况如何?有多少企业按指导线给职工涨工资?常常没有下文。笔者发现许多员工的反应是,一脸苦笑,一声叹息,看上去很美的涨薪难以名符其实。
  这莫怪政府指导线过于“温柔”,因为包括涨工资在内的酬薪分配属于企业自主权,政府不可硬性规定企业必须给职工涨多少工资,故只能提出涨薪建议供参考。那么有多少企业会严格执行指导线?笔者分析,非公企业因“囊中羞涩”通常难给政府面子,大概只有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国企如获至宝,捡到了涨薪“令箭”。但须看到,如今国企已从“大锅饭”时代走向另一极端,收入悬殊越来越大,涨工资并非人人有份,百分之十几的涨薪“洪福”降临到普通工人身上可能仅有百分之几,而企业中、高管理层则可能达到百分之几十。
  笔者在想,既然政府拿不出有效方法“强迫”企业涨工资,更做不到人人涨到指导线,年复一年的出台“指导线”有何意义?在发达国家,政府是不管企业涨工资的,主要通过劳资双方利益博弈实现正常的工资增长,那里企业或行业工会很强势,有足够的力量和权威代表工人与老板谈判。
  反观我们,也有类似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但由于工会弱势,故这一机制存在诸多缺陷。有鉴于此,笔者建议政府换一种思路督促企业合理、正常涨薪,那就是建立保障工资协商有效实施的法规,完善劳资利益博弈的力量均衡机制,大力扶持企业工会,防止工会领导受利益“绑架”成为老板的“仆从”,提高员工工资谈判能力。政府促成这样一种有效的博弈,效果必然胜过年年“纸上谈兵”的“建议涨薪”。
  另值得思考,涨薪机制再好恐难做到人人受益。为保障高物价冲击下每个公民生活水平不下降,政府还应考虑增加社会福利和减税,这样方使全民受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北京发布今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建议涨11% 2010-07-08
· 谨防下调工资指导线变成血案“导火线” 2009-08-24
· 工资指导线下调不能挑软柿子捏 2009-08-11
· 工资指导线下调是宏调的无效药方 2009-08-11
· 下调工资指导线须慎重 2009-08-1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机”评估与我国供给型财政政策·[思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4个问题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