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缺电应该是目前很热点的话题。缺电所带来的麻烦,我们曾经经历过。目前的缺电应该只是局部地区、短时间内的缺电,大多数人不会受到影响。但有这么大动静,主要是因为大家比较担心,现在淡季就缺电,到二季度迎峰度夏时,电力缺口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届时我们可能会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对于缺电的说法有很多种。在需求方面上,受高耗能产业复产的影响,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是其中一种。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2.7%,其中3月份单月同比增长13.4%。而五大高耗能行业一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就达到了11.3%,比1-2月加快了1.6个百分点。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一方面说明了目前国内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去年下半年拉闸限的电,今年一季度又还回来了。 应该说,当经济增长比较快,电力需求增长也比较快时,缺电是一个可能的现象。对于目前的缺电,电力供给方面的原因,搜索网上说法很多。比如说,水电出力不足,网输送能力不足,火电投资动力不足,风电在负荷高峰时无法起到支撑性电源的作用,缺乏灵活调节的能力,等等。应该说,各种说法都对,对于电力平衡来说,每个环节、供应点的问题都可能导致缺电。 电厂越发越亏,发电积极性降低应该是此次电力供应紧张的根本原因。2010年火电行业亏损面超过了40%。此次“电荒”最为严重的地区——华东地区,多数火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安徽省六大发电集团的23座电厂当中,有22座处于亏损状态。造成火电企业亏损的原因主要是煤炭价格较2005年增长了一倍,而上网电价又无力消化燃料成本上升的压力。许多火电企业,煤的成本从占运行成本的50%-60%,上升到近70%以上。按目前的煤炭价格增长的速度,这一比例今年有可能接近80%。 当然,由于电厂基本是国企,即使是亏损,也必须保证供应。但保障供应的积极性很重要。在电力需求增长比较快时,一旦电和煤的供应不积极,或者没法积极,或者手脚慢一些,就很容易出现我们看到的局部和短期内的缺电。按理说,目前火电装机应该还算充裕。在真正电力短缺的2004年,火电平均设备利用小时数接近6000小时,而2010年才5000小时左右。如果电厂像2004年那样拼命发电,应该不会出现缺电。但是需要看到是,2004年电力行业之所以愿意拼命发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煤价便宜。因此,在目前短期内无法理顺电价的情况下,让发电企业赚一点点,对于解决缺电问题,可能很重要。 以往我国的“电荒”主要是由于装机容量不足造成的,因此,解决的办法也比较简单,就是尽快增加电力装机。但是如果电力短缺是源于电煤供应问题,那么这种短缺就是在电力装机充裕的情况下的“软缺电”,其缺电的成本可能更大。电煤供应紧缺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众说纷纭 。但事实上,如果电力短缺是由于缺煤造成的,解决问题的选择就只有:要么煤电联动,要么限制煤价。 现在看来,电力短缺的原因不仅有电力行业积极性的问题,煤炭行业也有。国家发改委要求主要煤炭企业维持煤炭价格稳定,电煤年度合同煤价不能变。在电煤限价,其他煤不限价的情况下,电煤供应的积极性会降低。而且要求煤企按照限价的长期合同价格供应电煤,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煤电联动的一个难题,或者一个担忧是:电价动了,煤价接着动,经济和消费者如何承受?如果不想管制煤价,就需要抑制煤炭价格上涨的动力。中国的煤炭资源基本是国有的,产量相对集中,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为主。因此,当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可以考虑像对石油一样,由中央政府对煤炭征收“特别收益金”。中央政府征收煤炭“特别收益金”可以提供卖多而不是卖高的动力,从而缓解煤价上涨对电企造成的压力。另外,中央政府还可以用“特别收益金”的收入建立特别基金来稳定电价,避免电价大幅度波动。之所以“特别收益金”需要由中央政府征收,是因为地方政府可能有征后返回的动力。 就目前电力短缺问题,政府需要尽快寻找解决方案。如若不然,我们可能还会看到柴油短缺。因为面对限电,一些企业可能会使用柴油来发电,这在去年限电时,我们已经看到过了。而且我们都知道,缺电造成的社会经济成本远大于电力供应成本。 针对我国煤、电、油、气、运供需中的突出矛盾和气荒电荒油荒,根本的原因都一样,那就是价格问题。短期的解决方案是保证各方的供应积极性,但长期而言,根本的解决办法依然是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最经济的解决方案是建立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