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5月9日至10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汇率问题自然仍是此次双方对话的“重头戏”。 事实上,近期,人民币已经持续升值。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990元,突破6.5000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自去年6月中国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5%,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率因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美元升值已超过10%。 对支持人民币升值的不仅仅是美国政府,大量的西方媒体同样在大肆宣传人民币升值论,国内也有很多追随者在遥相呼应。但是,哪个经济学家或者研究机构对一国货币的汇率给出了标准答案?显然没有。因此,汇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 可以看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央行外汇储备资产汇兑损失也浮出水面。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室主任张岸元日前撰文指出,目前很多方面都不愿意提及中国央行大量持有外汇储备资产的账面损益,虽然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收益可观,年收益率在3%左右,但是如果考虑汇率损失,2003年以来,每年增加的外汇储备已经发生的汇率损失达2711亿美元。随后,国家外管局负责人作出回应指出,央行的外汇储备投资收益要比那个高得多。实际上,当前的这些损失只是一个表象,只有当人民币汇率不再回到原来的状态时,这些就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损失,当然至于损失多少,是难以估计的。 不可否认,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倒逼着国内企业转型升级,但是另一方面,当前的经济结构转型远没有这么简单,实际上,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大量企业成本最主要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汇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不断扩大,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汇率机制,那么将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剧烈波动。 当然,平心而论,在当前我国通胀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可以部分缓解国内的通胀压力,不过这只是相对于美元计价而言,在非美货币当中,澳大利亚、巴西这些大宗商品资源国家的货币对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影响才是问题。 实际上,一国的汇率政策除了考虑国内的情况,还受到国际势力的影响,尤其是在中美经济失衡的局面下,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一个共识。因此,人民币的升值或贬值在什么水平上合理当然就不可能有结果。如果仅用发达市场体系下的汇率均衡模型来衡量人民币汇率水平,那么这种汇率均衡模型计算出的人民币均衡汇率与中国经济生活现实也就相差很远,即便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汇率数据也与中国的实际有差距。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央行必然要有自己的汇率标准。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关键并不是人民币汇率水平升值多少,而是人民币汇率如何能够更有弹性,如何随着外汇的供求关系形成有效价格机制。尽管目前认为中国一定程度管制下的汇率没有有效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但也不可否认外汇供求关系的存在。只要存在外汇的供求关系,汇率水平的弹性就是一个自然的事情。因此,当前人民币汇率正常机制的形成,更主要的是进一步扩大汇率波动的幅度,使得人民币汇率更具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