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I机器人公司无偿提供的两台packbot多功能机器人,本月17日起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和3号机组操作。在受损的核电站中,由于高浓度的核辐射,核电站工作人员是无法入内工作的,这无疑是机器人大显身手的重要领域。Packbot的具体工作包括测定辐射剂量,拍摄照片,以便为下一步抢险提供重要依据。另外,东京电力公司还在考虑从法国引进机器人,以便尽快控制核电站灾难。 这个决定,对日本人来说是非常难堪的。 要知道,多少年来日本始终以机器人王国自居,其机器人产量约占全世界的70%之多,拥有机器人密度为全球的10倍,在数量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以至在诸如《铁臂阿童木》和《灌篮高手》等动画片中,也均是由机器人担纲主角。在去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日本馆最吸引游客眼球的,也就是那个会拉小提琴的机器人。这类展示型的机器人当然是需要的,但显然不是全部,也应不是机器人崭露头角的主要领域。既然名之为机器人,就必须能取代人的工作,特别是在不适宜人类工作的危险环境中。 可在如今最需要机器人发挥作用之际,日本那么多机器人居然没有一台能派用处,这显然与多年来日本研发机器人的指导思想失误有关。在欧美,始终将核事故作为机器人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经过不断的实践,其机器人应对核事故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美国提供的packbot机器人,就曾先后在阿富汗战场排雷和清除炸弹,在“9·11”事件中抢救过伤员。目前已有3000台同类型机器人活跃在世界多个国家。 其实,日本在30年前就开始了研发核电站的机器人。在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其时的通产省就着手研制相关的机器人。但耗费了8年时间后,却未能实现商业化,研发工作最终不了了之。 当时在日本的汽车等领域,机器人已开始大显身手。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研发拥有两条腿的机器人在日本形成了一股热潮。1999年,日本茨城县东海村的核燃料厂发生了临界事故。于是,日本科技厅和通产省分别斥资15亿日元和30亿日元,研发可在核电站内从事抢险的机器人。但研发人员竭尽全力之后,机器人仍难以达到要求,除了在防灾训练中露露脸以外,那些机器人平时只能被打入冷宫。不但未能形成生产力,而且还要花钱维修保养。 这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起初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都无意请求外国支援,曾考虑让长年闲置在仓库中的机器人去试试身手。但由于该机器人过于笨重,在反应堆内有可能碰断临时电缆,无奈之下只能让其“原地待命”。欧美研发机器人看重其实用性,而日本的机器人更多考虑的是演示和训练,由此使得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造成这种现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多年来日本对其核电站的安全过于自信,以至出现了“安全神话”。2002年,当时三菱重工就曾着手研发核电站的抢险机器人MARS-1,但一年之后该项目便不得不下马,原因是日本核电站“绝对安全”,不可能发生灾难性事故。既然如此,研发人员还有什么必要花大气力去研制“实际用处不大”的抢险机器人呢?可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绝对万无一失的技术和工程,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有备才能无患。在毫无思想准备和防范措施的情况下,一旦大难临头,势必手足无措,一筹莫展。正是由于缺乏具有实用价值的机器人,此前东京电力公司的抢险方案一拖再拖,一变再变,后来只能出高价来买“敢死队员”,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日本相关企业缺乏长远目标,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商言商,企业当然要考虑市场需求,考虑投资回报,因为特大灾害毕竟不是经常发生的。如果以应对灾害为主的话,其市场显然非常有限。如果要研发这类机器人,那只能由政府投资。而不到重大事故发生,日本政府是根本不会花这笔冤枉钱的。更何况这些年来,日本政府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财政拮据局面。要想等到政府提供研发经费,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呢!再说,防灾机器人欲达到实用化,并非钱投下去马上就会见效的,还必须通过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不断改进的过程,才能逐步臻于实用。如果始终不去努力攻关,永远不可能有收获。 另外,日本的机器人研发人员本身的思路也有偏差,他们总是埋头研发自己所喜欢的机器人,至于这些机器人是否为经济和社会所需要,则从来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诸如消防厅、自卫队这些防灾部门和电力公司等主要用户,平时不与机器人研发人员沟通,当然就无法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也就谈不上有针对性的研发。这次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日本相关部门才发出紧急呼吁,号召加强可用于核电站事故和救灾的机器人的研发工作。这次能否亡羊补牢,谁也说不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