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商银行联合贝恩资本发布《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有50万人投资资产超过千万元,而在接受调研的2600位千万富翁中,近60%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有这方面的考虑。报告指出,影响个人富翁投资移民决定的前三位的因素分别是“子女教育、财富安全和个人养老”。 在当前中国现实背景下,出于子女教育和个人养老考虑而向国外投资移民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饱受诟病毫无改进,社会保障停留在温饱水平,无所进展,富翁们萌生“外心”十分自然。唯有为“财富安全”而出走,令人不解,因为许多财富本来就是在富翁们认为“不安全”的环境中取得的。同样的环境,没有财富,争取财富时不怕不安全,有了财富之后,却开始怕不安全,这样的心态变化细细解读别有意味。 说白了,一个人没钱时,最希望有机会“乱中取胜”,因为再乱,他也没有钱可以失去。但一旦有钱,不管钱是如何得来的,却十分害怕再乱,除非有十二分的把握能“乱了别人,发了自己”。已经富起来的人最迫切的心情,套用股市中的说法,是“落袋为安”,只是在已经或准备投资移民的千万富翁那里,这个“落袋为安”的“袋”显然不是中国之“袋”,而是外国之“袋”。把国籍改一下,不仅已经搬出去的钱成为外国之钱,即使还没搬出国的钱,也穿上“外国公民之钱”的马甲。 为什么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背景下,一些中国富豪一要牺牲升值空间,二要承担投资风险,如此不符合正常投资逻辑的决策,也会成为这群精于算计的“理财高手”的共同首选?当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未减,治安状况保持良好,富翁们念兹在兹的“财富安全”,到底遭遇了什么威胁?其实不在于其他,只在于一个秩序!因为他们太知道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没有秩序的状况下获得的财富,很容易在没有秩序的状况下消失。越是在缺乏秩序的环境中成长的富翁,越是在长成之后渴望秩序,这极为生动地再现了人类生活中的秩序悖论:作为秩序的瓦解和破坏因素的黑帮,一旦得势,却会不由自主地成为秩序的建设者,白道黑道都逃不脱世界的秩序之道。 什么是秩序?秩序无非就是人对利用一定手段实现自身目的的有保证的预期。无论有没有红绿灯,无论是否遵守交通规则,一个人横穿道路之时,至少期待驾驶汽车的司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不会故意撞他碾他,而且在内心深处,抱有一种直觉的坚信:他的期待不依据司机个人的良善,而依据普遍的人心;不依据某个司机正处于交警的视线之内,而依据不论司机当下心情如何都能控制住司机内心冲动的交通法规。 相对于财富,没有秩序,可以表现为投资风险,也可以表现为社会不稳定,还可以表现为政策环境的突变。然而,决定富翁对财富能否有足够的“安全感”的,不在于投资有没有风险,而在于风险是否可控;不在于社会是否“稳定”,而在于这种稳定本身是否可靠;不在于政策是否有变,而在于政策变化本身有没有规则:如果原本为了熨平经济波动的调控却带来幅度更大的起落,如果从“原罪”到“道德败坏”之类民粹式指责同时成为对精英的声东击西和对草根的敲山震虎,如果“限购”、“约谈”、“会商”和“整治”成为超越法律规范的手段和方法——无论有钱还是没钱的人,都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失去“秩序感”。区别只在于,对于没钱的人,那意味着新的机会来临;而对于千万富翁,则可能意味着需要为“财富的安全”寻找“外国马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凭借的一项重要策略是坚持“改革、发展、稳定”三驾马车并进。但随着财富的积累,国民尤其是那些拥有千万投资资产的国民时时关心的已经是超出作为一时状态的稳定,趋向于能够满足持续期待的秩序。古人曰:“有恒产者有恒心。”话说得在理,但只说了一半,没说的一半恰恰是前提:“恒产”不是自然的“不动产”,而是秩序的产物,在法律意义上受到充分保护的任何财富皆可为“恒产”。如果秩序是可以期待的,那么财富就是安全的,富翁不管拥有多少财富,都会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