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急需完成公司化转型
2011-04-25   作者:新京报社论  来源:新京报
 
【字号
  最近,各地不同程度出现蔬菜滞销现象。对于菜农来说,如何抵御市场风险仍是关键。据本报报道,在发生了菜农自杀事件的山东济南唐王镇,农村合作社、农超对接等生产方式,还未能普及,实施起来相对困难。普遍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在价格下跌后,各家各户承担着全部损失。
  令各级政府头痛的“高菜价”,忽然之间就变成了“卖菜难”;对各级政府来说,仿佛一夜之间工作的重点就从“菜贵伤民”,转向了防范“菜贱伤农”。
  解决目前各地蔬菜滞销问题,既需要影响大、见效快的短期措施,更需要有长远的政策,从根本上走出菜价变动周期。因此,首先需要弄清的是,菜农更需要得到政府怎样的帮助?
  从最近的报道看,有关部门现在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条:加强商农合作,促进产销衔接;细分产销信息,拓宽发布渠道;支持菜农投保,建立救助机制。这措施,如果能够得到有效执行,那么,很多菜农或许能够渡过眼下的难关。在河南中牟,几天前几分钱一斤的芹菜,收购价已提高到了0.11元至0.12元,基本能够保本。
  然而,在现实当中,靠这些措施根本解决菜农的问题,却不容乐观。比如“农超对接”能够降低流通成本,可推行的并不理想。此前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产品经由直采直销销售的比例仅为15%。据报道,在发生菜农自杀事件的山东济南历城区唐王镇,也有“农超对接”,但是,有很多村仍然是一家一户生产,农超之间没有实现有效对接。
  实质上,无论是从农超对接、信息发布、菜农投保,都在执行环节遭遇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一家一户的蔬菜生产方式。零散的生产方式让菜农和超市、市场、保险机构之间的沟通成本居高不下,也让一些好措施推行起来相当缓慢。
  应该说,农超对接、打破信息不对称、健全菜农保险机制,方向都是对的,然而,现在,菜农迫切需要的却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升级,即从一家一户向现代化、规模化、组织化转型。蔬菜生产如果不能完成公司化转型,就难以降低市场交易各方的成本。
  按说,这些问题完全能够按照市场自发的秩序完成,并不需要地方政府再额外做些什么。可是,大多数的菜农仍然是个体户的生产就说明,或许因为有些制度的存在,制约了农业市场化的发展和升级。
  新京报记者在唐王镇调查发现,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的农户,他们建立的农村合作社与济南的超市对接,多数都避免了影响。但是,唐王镇的规模化经营几年下来只有1万亩,并不多,另外,规模化经营遇到了两个致命问题:一是土地流转不易,二是规模化经营资金不足贷款难。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和农村土地制度有关。
  如果农村土地可以自由流转,流转的过程中能够正常反映其市场价值,农地可以像国有土地那样抵押、贷款,那么,这两个问题或许将迎刃而解。菜农在规模和经营水平上去之后,抵抗市场风险和对行情的判断力都会大大提高。
  菜农更需要得到政府怎样的帮助?不必要去细微地指导他们的生产和销售,也不一定要给他们大量推销种菜保险,这些通过市场都可以实现;菜农更需要的是,拥有参与市场交易的完整的权利和作为公民的基本保障,因而,需要通过《土地管理法》的修改等制度改进,打破影响农业升级的制度障碍,同时,给他们提供城乡均等化的养老和社会保障制度。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怪圈:消费者未感到菜价下降 2011-04-24
· 山东等部分地区蔬菜滞销 消费者未感到菜价下降 2011-04-24
· 菜价下跌 济南菜农因亏本自杀 2011-04-24
· 菜价如何不再暴涨暴跌 2011-04-21
· 菜价中的公平正义 2011-04-2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王迎晖:食品监管该跳出“周期律”·[思想]张健:股民不能总叼着“奶嘴”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