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近日放出了涨工资的喜讯,说是要让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5%,‘十二五’期间翻番”。这本该是天大好事,劳动人民该奔走相告才对,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消息招来骂声一片。综合来看,大众怨言集中于三个担心:一是担心物价涨得比工资快,二是担心政府开空头支票,三是担心自己当分母被平均。 必须承认,人社部的用意是好的。要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没有钱不行。说到底,要让民众分享改革成果,还是要增加居民家庭的实际购买力,这就势必要增加工资,增加劳动回报。 真正的问题在于可行性。每提起涨工资动议,就有人讲到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故事。这个在1960-1971年间,由池田勇人内阁制定并实施的计划,引入了最低工资制,扩展社会保障,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使得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6%和11.5%,超过计划规定的目标。到了实施该计划的第七年,便已实现国民收入增长1倍;人均国民收入按市场价格计算,从1960年的395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592美元。到1970年该计划完成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先后超过法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不过,我们光看现象是不够的。也要注意到,日本式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立足点是在一个相对确定、较短的时期内,通过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效率和效益的途径,来提升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同时,还配套建立健全了政府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等方式。也就是说,涨工资是结果,而不是手段。尽管如此,经历这十年之后,也有人说,在日本,通货膨胀、两极分化、都市病等问题因此愈益严重。 从此出发,我国这次的涨工资方案或许确存在瑕疵。按照媒体报道,该方案除提高社会工资,还有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保障机制、提高住房货币补贴的标准等。其他的配套措施中,不过只有将个税起征点调高到3000元而已。这样看去,中式“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实仍集中于在短期内,通过各种渠道来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就无怪,民众中会有如何提升收入的质疑声音。 从学理上看,伴随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确实需要随着经济增长比例而增长。只有让劳动者收入增加才能匹配国民收入增长,才能系统解决内需不足、产能过剩问题。然而,众所周知的是,我们在过去几十年取得的发展奇迹,尽管总量庞大、增速迅猛,但主要来自投资拉动,是典型的粗放式增长路径,这也势必导致分配结构的畸形——谁承接投资、谁掌控资金,那么有关的部门和领域中的人就受益良多。 从这个角度出发,要让民众及时地分享改革成果,或许不能仅靠“人人涨工资”,因为这需要等待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进展,远水不解近渴;或许更要靠“重新分蛋糕”这个总被忌讳提及的论题。这其中至少包括,对税制的持续优化、对吏治的持续整治和对寻租的充分遏制。更要重视的是,为确保随之而起的通胀不吞噬社会底层民众微薄的收入,基数本来就低的企业退休人员、特困家庭等的收入涨幅要显著大于在职人员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