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说,日本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复合型灾难打击,对日本乃至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不断显现,灾害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记者:日本地震灾害对世界经济有哪些影响?
张其佐:日本受灾地区经济活动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汽车、半导体等多个产业链条断裂,大范围电力供应短缺制约生产恢复,福岛核泄漏事故严重损害日本产品出口竞争力。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无疑将影响今年日本经济增长,有的机构预测2011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可能从1.7%降至1.2-1.5%,也有机构预测日本经济增长可能下降3个百分点。日本占全球经济总量8%,其明显减速将拖累世界经济复苏。
记者:对国际金融市场有什么影响?
张其佐:日本官方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加上民间外汇储备高达8万亿美元,是全球资本市场十分重要的力量。日为救灾和灾后重建可能将海外资产抛售抽回,直接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也会使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雪上加霜。福岛核事故如得不到有效控制,也可能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新的不确定因素。
记者:全球产业布局可能出现什么新变化?
张其佐:全球92%的汽车无级变速器产自日本,20%的存储芯片、40%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闪存芯片来自日本,半导体必须的原料晶圆60%由日本制造。据估计,工厂停产导致日本汽车生产商每天损失高达1.5亿美元,东芝、松下、索尼等已先后关闭工厂,并开始波及依赖日本原材料的相关国家产业。上述原材料需求一部分可能通过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得到满足,相关国家可能趁势扩大产能、提高市场份额,从而带来国际产业布局的新调整。日本消费了全球40%左右的奢侈品,是众多国际顶级品牌的消费大户。地震后,日本民众大幅减少奢侈品消费,不少品牌专卖店已关门停业。可以预见,在日本经济实现灾后复苏、民众重树消费信心之前,国际奢侈品市场很难恢复原先的繁荣。
记者:对全球经济复苏会不会带来根本性影响?
张其佐: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国际社会对核能安全问题的新一轮讨论关注,一些国家可能放缓核能发展步伐,转而更多利用天然气、煤、石油等发电,增加化石能源价格上涨压力。也可能促使各国加快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增加全球风电设备和光伏电池需求。作为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日本灾后重建以及之后的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原材料,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需求增加,将推高物价,加大全球通胀预期。也要看到,日本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和地位呈下降趋势,日本地震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只要美国经济继续保持复苏动力,欧洲解决好主权债务危机,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世界经济有望在曲折中实现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