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4月1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深交所提交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已经收到,目前工作正在推进中。 创业板已经开设一年半了,其最大的成绩是已经有200多家公司上市,但能够体现创业板最大特色之一的直接退市制度却刚刚报到证监会。而数据显示,从2003到2007年间,纳斯达克退市公司数为1284家,超过了同期该市场新上市公司
1238家的数量;日本佳斯达克、加拿大多伦多创业板和英国AIM的退市公司数量尽管不及新上市公司数量,但退市与新上市数量之比均超过了50%;而韩国科斯达克退市公司数超过100家,为该市场新上市公司数量的三分之一。(资料链接:3月27日《解放牛网》) 按一般人的理解,我们一年半有200多家公司上市,却没有一家退市,这应该比国外任何一家创业板市场都优秀,其实恰恰相反,源源不断的公司流出和流入是创业板市场得以保持活力的根本保证,这正是国外包括纳斯达克在内的海外创业板的精髓所在,我们的A股创业板所欠缺的正在于此。 由于退市制度没有完全推出,加上一味追求上市公司的盈利规模而导致的弊端,创业板的成长性得不到更充分的体现。要想让国内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回归到创业的位置上,监管层应该借鉴一下海外创业板的做法,降低对创业板公司的盈利要求,让大批优秀的高成长、但目前还没有盈利的公司上市,比如刚刚登陆美国创业板的奇虎公司,以及同样在海外上市的人人网。如果我们的创业板一直坚守着高高的盈利标准,那么更多的优秀公司将无缘国内创业板,创业板的成长性将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除了降低盈利标准,国内创业板对于即将实施的直接退市制度似乎有着某种恐惧和忧虑,起码在实施的速度上过于迟缓,或者说正是过于迟缓的动作让人产生了错觉,难道直接退市制度真有那么可怕吗?笔者以为,直接退市制度恰恰是创业板最大的优势,如果这一制度迅速出台,会激励创业板公司置之死地而后生,促进上市公司产生释放和创造业绩的冲动。 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并退市,再重新上市,这向来是健康运营的资本市场状态。国外创业板的宗旨就是给有技术、有点子、有商业模式但没钱的人开设的筹资场所,上市的企业往往是没有盈利,没有销售,甚至产品还不成熟在实验室里面的,美国这样的三无上市公司大把抓。这样的公司不怕退市,大不了从头再来。而我们的创业板往往是产品和经营已经很成熟的公司,这样就导致公司的成长性不突出,尽管业绩不错,但缺乏了成长性的创业板显得过于老态龙钟。只有我们的公司把创业放到第一位,而不是把避免退市放到第一位,形成这种观念后,创业板才能多一些类似腾讯和奇虎一样的上市公司。 由于有直接退市制度,创业板未来也一定是最体现效率的地方。或许,在创业板里拥有块儿八毛的股票,也会拥有四位数定价的公司。一个最健康的,具有激情的资本市场的台子已经搭起来了,剩下的是管理层尽快推出直接退市制度的落实措施,降低上市公司的盈利标准,让创业板回归创业,这才能学到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的精髓,让创业板成为众多“微软”的诞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