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的倾向明确及坚定
2011-04-06   作者:易宪容  来源:搜狐博客
 
【字号

 
  易宪容

  4月5日央行宣布再次上调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这次央行加息,这是市场预期之中的事情,这不仅表明了央行向稳健货币政策转向的倾向与决心,也说明了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在短期并不容易缓解。下面是我加息前刚写好的一文章。文章指出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央行动用价格型工具是平常的事情,今年商业银行存贷利率上调仍然是大概率的事件。下面是加息前文章的分析。
  在日本大地震的负面影响下,在外国媒体认为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经济可能出硬着陆喧嚣中,除了日本之后,世界各国收紧市场过多的流动性已经成了共识。这几个月不仅新兴市场经济不少国家的进入加息周期,而且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美国也可能在QE2后出现重大的货币政策转向,在主权债务危机还没有完全缓解的情况欧盟也准备上调利率。也就是说,在经过2年多的流动性狂轰滥炸后,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已初露端倪,货币政策收紧已经成了各国共识。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在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采取更为强化的救市政策,加上外部货币泛滥的冲击,国内流动性泛滥与欧美国家相比更是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国内流动性泛滥的原因,不仅在于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各级政府及银行机构无限信贷扩张,而且表现为企业及居民把这低成本的银行信贷涌入房地产市场,推高住房价格及吹大房地产泡沫,从而导致了国内物价水平全国上升。特别是2010年下半年,这种过快上涨物价水平最终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从而导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高企。
  国内CPI高企,政府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与根源,因此,政府不仅把稳定物价看作2011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而且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措施。正如上面所指出的,这次物价上涨,并非传统理论所谓的成本推动型,也并非所谓需求推动型,更不是通货膨胀是由国外的输入,最根本的原因是早两年流动性泛滥导致的结果。试想,从2008年11月起到2010年12月,银行信贷就达到17万多亿(如果加上表外业务有20多万亿),而1998-2002年5年仅6.7万亿,2007年也只有3.63万亿。流动性如此泛滥,全国的物价水平岂能不逐渐上涨?
  我们可以看到,从2010年10月开始,国内CPI就高于4%以上的水平。根据商务部调研数据,今年3月份食品价格上涨到了12.3%,它将带动CPI再破2月份高点。有机构预计3月份CPI同比上涨将冲到5.5%-6%之间。本文认为,尽管3月份的CPI不容易冲高到5.5%以上的水平,但冲高到5%以上的水平则概率很大。而且这还是用中国CPI体系来计算。有加拿大的学者用其国的CPI指标体系、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所计算出来的CPI要高1-1.5%。即当前中国的CPI应该上到6%以上的水平的。
  而最近北非地缘政治所导致国际油价快速上涨,更是增加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通货膨胀预期更上强化。这不,最近国家发改委近日连续出招来稳定物价,如前几天发布紧急通知部署煤电价格检查,责令煤炭企业不得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也就是说,当泛滥的流动性先是导致国内资产价格全面上涨,特别是住房价格快速飚升后,最后传导到食品消费品价格的全面上涨。而消费品价格上涨趋势又返回到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这几个月PPI(生产价格指数)上涨快速CPI上涨就是一种迹象。如果这样,国内新一轮的价格上涨又将开始。因此,对于这一轮的物价上涨,仅是在商品的供求关系上作文章所起到作用不大。关键的问题还得从流动性泛滥入手。
  通过货币政策来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是今年央行货币政策的重心。因此,今年以来,为了让货币政策真正转向,央行频繁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无论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利率上升,还是频繁的公开市场操作都是如此。但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却没有转向到金融市场价格机制核心上来。即货币政策价格型工具使用过于谨慎迟缓,从而错过了改变通货膨胀预期一个又一个的机会,从而使得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难以缓解。
  因为,2年多来的流动性泛滥、银行信贷增长过度,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就银行存贷款的低利率,而这种低利率效应导致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一系列的严重的问题。无论是资产价格泡沫,还是要素价格扭曲、要素资源配置扭曲、产业结构转型的困难、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都源于此。特别是居民存款的负利率不仅是一种金融管制下的严重的财富掠夺,也是严重妨碍当前中国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变的重大障碍。比如说,当前居民存款负利率达2%,那么每个月居民的存款收入就以金融管制方式转移居民财富500亿元,全年为6000亿元,如此巨大的财富转移,对国内居民具有巨大的消费挤出效应。同时,严重负利率,也是当前国内房地产投机炒作不绝房价难以调整的根本原因所在。
  总之,存款利率本来是居民在银行市场的一种投资回报率,但是这种投资回报率与市场其他的投机回报率相比处于最低水平上。其原因就在于央行货币政策倾向对价格工具过于谨慎及迟缓,在这种严格的金融管制下所生产的严重的负利率,不仅是一种严重的财富转移及掠夺机制,而且也产生了一种严重的负利率或低利率效应。而这种低利率效应对当前中国经济所生产的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一点都不可低估。因此,全面改变当前的负利率现状,全面改变当前低利率政策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上调居民存款利率是当前金融政策最为重要方面。这才是缓解当前通货膨胀压力、挤出住房泡沫、增加居民消费调整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所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年内二次加息影响几何 2011-04-06
· 抗通胀,还有加息机会 2011-04-06
· 央行加息市场预期出现分歧 2011-04-06
· 本轮加息周期进入下半场 2011-04-06
· 财智必读:央行年内第二次加息0.25个百分点 2011-04-05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汤敏:用特殊方式培养精英人才·[思想]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转变调结构方式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