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家公司连续三年未分红,这些公司“铁公鸡”的绰号着实名至实归。 其实,股份公司不分红并非这些公司的首创,最早从17世纪就开始了。那时候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连续10年没有给股东发红利。这一举动的目的是,将产生的利润尽量全部投入到再生产中,尽快地扩大规模。 后来,这种不分红的举措在微软身上被演绎成了一种“榜样”。1986年上市后的微软,一直到2003年科技股泡沫破裂前,从未分红过,不过市值增值之快也让投资者们觉得分不分红已经无足轻重。 不分红,寄望于股价的暴涨来获取超预期收益,微软的榜样力量同时也在影响着新兴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思维逻辑。 然而,随着这种逻辑在A股等新兴市场得到普及,弊端也逐渐暴露。 一个直接的影响是,一些上市公司在长期不分红的“掩盖”下,现金流不足等财务问题常常无法暴露出来。 《中国没有榜样》作者刘仰在其博客里将按时发红利比喻为公司经营的“测谎仪”。刘仰的逻辑是,发不发红利,还是非常考验上市公司质地的。因为要发红利,公司就必须有大量的现金;要有现金,公司就必须实现真正的收入,而不能只是账面收入。 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还有一个显著的负面影响——助长了市场投机氛围。 一个数据基本暴露了资本市场资金流向的不均衡状态:去年上市公司融资将近1万亿元;而分红额却只有3432亿元,A股上市公司分红融资比不足35%。面对这种“不均衡”,资本市场不得不重复着一个叫“击鼓传花”的游戏——借助推高股价来继续吸引场外资金进场。问题是,股价虚高到“泡沫化”,终会有破裂那一刻,总是要有最后的“接棒者”。而每每到那个时候,普通投资者往往会“一不小心”成了最后的接棒者,也成了最后的埋单者。 而如果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周而复始,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当投资者不能同步分享企业高成长、成为企业高成长的受益者,渐渐地,该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也将逐渐失去,尤其是在未来IPO提速后、钱少公司多的“买方市场”。这一点,香港股市里那些遍地都是、无人问津的“仙股”恰是最好的例子。 也是认识到分红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监管层也正越来越重视,并有望出台进一步的监管机制。只不过,我们并不希望政策是“一刀切”地指向所有公司,因为这样又同时会“错杀”一批高投资需求、高成长性的好公司,同样也不利于市场的健康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