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外汇储备真相
2011-03-28   作者:肖国元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曾经有媒体报道,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经济水平低下,对外贸易联系稀少,我国几乎没有外汇储备。即使第一次走出国门的外交官为了买到得体的西服,装备一下自己的行头,也无足量外汇可支,显得异常尴尬。相比现在庞大的外汇储备,真是天上地下,高低立现。为此我们确实应该感到自豪与荣耀。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显著成绩之一。
  截至2010年底,我国外汇储备总额达到2.85万亿美元,雄踞世界第一,而且每时每刻还在增长。面对巨额的外汇储备,各种各样的观点与态度呈现出来了。有人说这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代表我们拥有一大笔财富,我们为此而自信自豪;也有人认为要藏富于民,将这庞大的外汇储备分给民众。诸如之类,不一而足。其实,类似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第一,从价值形态来看,外汇储备本身就是一定的外币,具有支付功能与贮藏功能,是当然的财富。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外汇体制下,这些以外币形式存在的外汇并不是财富,充其量是财富的影子。外汇是出口贸易换回来的外币收入。在一般条件下,手里的外汇与本国货币一样,具有支付功能,可以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就此而言,外汇当然是财富。外汇越多,支付能力越强,表示越富有。但是,当央行用人民币等价换取了你手里的外汇后,一元人民币的商品衍生出一元人民币以及等价的美元后,央行手里的美元只具有象征性意义了,并不代表真实的财富。有意义的是你用外汇与央行交换人民币以后能继续自己的商业循环——采购原材料,招收员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问题在于央行用来换取你手中外汇的人民币是无中生有的。这是不容易理解的所在,也是问题的根源。形象地说,好比一女两嫁,虽然两个丈夫都娶了媳妇,但实际上只有一个真实具体的老婆。其后果就是丈夫获得的价值减半,也可以说丈夫的价值被打了五折。
  第二,外汇储备增加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竞争力提高、因而出口增加的结果。但增加的外汇与国内的人民币一样,其主要职能是交换媒介,如果不用于采购商品与物资、购买技术与服务,就不能真实有效地提高我们的经济福利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商品价廉物美,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我们及时充分利用自己赚取的外汇大量购买外国的优势商品与技术,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我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但是,我们并没有将所挣得的外汇全部换成商品、技术与服务,而是将其中的一大块握在自己的手里。作为别国的货币,外汇存在币值波动的极大可能性,就像我们持有的大量美元外汇一样。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了约20%。也就是说,在人民币升值20%的同时,我们手里的美元贬值了20%。但如果用换来的美元即时采购商品,就没有贬值的问题,理论上我们的福利就会增加20%。因此,持有巨量的外汇储备要承担相当的汇率风险。那种将人民币升值与美元贬值对等看待,而且认为都“在锅里”、持有外汇没有损失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第三,我国的外汇储备的来源是央行在外汇市场通过投放基础货币购买的。其基本过程是:首先,企业和居民将持有的外汇卖给商业银行,获得银行支付的等值的人民币;然后,商业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支付等值的人民币获得外汇,形成外汇储备。在这个过程中,有五点值得注意:其一,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人民币与外汇之间的交易是等值的;其二,这些以货币价值形态保存下来的外汇留在了中央银行;其三,用来换取外汇的商品流出国门,跑到国外去了。其四,从货币与实物相对应的角度看,钱多了而商品少了。其五,中央银行原则上没有资产,它购买外汇所动用的人民币只能来源于发行钞票。用上述逻辑来解释我们的外汇储备,可以这样表述:为了购买现有的2.8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国央行必须支付20万亿元人民币。而央行本身并没有这么多人民币,只好借助发行钞票这个手段。企业出口换来的外汇变成了人民币,外汇到了央行手里。但实实在在的商品则变成了国外居民的消费品与企业的生产资料,国内则相应少了20万亿元的商品。钱多了,商品少了,其直接结果就是通货膨胀。
  第四,虽然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不止一个,但通过收购外汇而投放人民币的方式而引发的货币与商品之间的不对称状态是我国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在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出口的商品越多,外汇累积越多,央行需要投放的人民币也会越多。结果就是通胀水平越来越高。为了减轻通胀压力,方法之一就是紧缩流动性。2010年以来,央行频频出手,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紧缩流动性。2011年3月18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自2010年1月以来央行第九次上调准备金率。此后,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20%,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紧缩流动性虽然有利于控制通胀,但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对企业经营与整体经济发展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如果对通胀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紊乱的价格体系同样会发出错误的信号,令国民经济陷入混乱状态而难以自拔。这就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两难境地。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外汇储备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企业实力的结晶,标志着中国企业与产品的竞争实力,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但是,在现有外汇体制下,我们持有的外汇并不是真实的财富,充其量是漂浮在中国大地的财富影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将这些账面上的数字外汇分给国民,无异于望梅止渴。2、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而且成为国内通胀的诱发因素。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给我们带来无从避免的困惑。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我们独特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结售汇体制。因此,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刻不容缓。否则,出口越多,国内物资缺口就越大,通胀就越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外汇储备只要有现在的一半就够了” 2011-03-14
· 日本外汇储备连续第4个月减少 2011-03-07
· 我国将减缓资金流入和外汇储备投资压力 2011-02-10
· 巴曙松:今年外汇储备将超3万亿美元 2011-01-17
· 俄黄金和外汇储备连续第四周下降 2010-12-10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