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券商进行压力测试,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当前我国处于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时期,为促进证券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证券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完善金融风险管理措施,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因此,作为一种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机制,压力测试日益受到各国金融监管组织的重视和推广。而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压力测试指引(试行)》,提出压力测试将涵盖证券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开展行业统一压力测试,有助于评估证券行业整体风险暴露、风险承受能力及资本充足状况,可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其实,在我国,对相关行业进行压力测试早已有过先例。如去年,我国就进行过商业银行预设最极端跌幅达到房价下跌60%的房贷压力测试。 既然此次中国证券业协会明文要求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压力测试机制,确保在压力情景下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保障可持续经营。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需要开展专项或综合压力测试的几种情形: 可能导致净资本或其他风险控制指标发生明显变化或接近预警线的情形,包括重大对外投资、对外担保、重大固定资产投资、资本性支出、收购、分类监管评级负向调整等;确定重大业务规模和开展重大创新业务,包括确定经营计划和业务规模、确定自营投资规模限额、开展重大创新业务、新设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承担重大包销责任等;预期或已经出现重大内部风险状况,包括自营投资大幅亏损、政府部门行政处罚、诉讼、声誉受损、流动性急剧降低等;预期或已经出现重大外部风险和政策变化事件,包括证券市场大幅波动、监管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等。 应该说,上面所列举的几种情形,在现实中也都是存在的,或者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对券商进行“体检”,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证券公司绝不能掉以轻心。 举个例子,在确定重大业务规模和开展重大创新业务方面,即将满周岁的融资融券业务,就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创新业务。目前,已经有25家券商获得开展该项业务的资格。这项创新业务的推出,使得我国证券市场彻底告别了“单边市”的状况,但是,就像一个硬币有正反面一样,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显然也不容小觑。因此,参加融资融券最重要的是风险控制,只有把好风险控制这道大关,才能顺利的进行融资融券。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形,而其它方面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可谓是“风险,无处不在”。而对券商进行压力测试,为的就是未雨绸缪。一方面,通过压力测试,可以使券商在“低频高损”的极端事件下的风险承受力,对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公司合规稳健经营,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压力测试工作强调证券公司整体自上而下地参与,覆盖所有的业务领域和表内表外资产,并将压力测试的结果应用到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治理水平。 由此,笔者认为,对券商进行压力测试,显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在真正“生病”的时候及时“出诊”,准确判断“病症”的原因,并且做到对症下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