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国制造"在国内便宜起来
2011-03-24   作者:浦江潮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据《京华时报》报道,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第十二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将采取促进竞争、完善物流体系、转变和创新零售模式、减轻零售企业负担等措施,解决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在我国销售价高于海外价的问题,探索让外销转内销产品直接在国内销售的途径。
  其实,让中国普通百姓郁闷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很多一般性商品的国内售价也比国外(境外)高。比如苹果iPad算不上奢侈品,在今年2月全球性降价之前,一部16G的iPad在美国报价是499美元,在中国香港报价是3888港元,这两个价格折合成人民币均为3300元左右,而在内地市场上的售价则为3988元人民币,每台高出688元。即使是酱油、醋、奶粉、洗衣粉等日常用品,境外的售价往往也比国内便宜,以至于内地游客常常去香港、澳门“打酱油”,大包小包往回拎。
  更让中国普通百姓郁闷的是,很多在国外(境外)售价较为便宜的商品,原本就是“中国制造”。中国人制造的商品,在境外竟然比在国内卖得便宜,遂引发了另一桩怪事——“外销转内销”,“中国制造”出口到境外,然后再进口到国内销售。都说经济发展要转型升级,要靠内需拉动,可很多国人却将大把大把的钱花在国外,为别人拉动内需。从这个角度看,让“中国制造”在国内便宜起来,不仅关系到国内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内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在国内的售价为何反高?原因比较复杂,比如流通方面,我国商业流通各环节存在着繁复杂乱的交易成本。在商品销售终端,进场费、摊位费之类的费用多不胜数,灰色成本则是“公开的秘密”,这些最终都摊到商品价格里,转移到消费者的头上;在商品运输环节,物流成本畸高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其最有说服力的注脚即是“全世界14万公里收费公路,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
  从上述原因看,让“中国制造”在国内便宜起来,政府大有可为,而且算不上什么难事,无非是少收税、少收费,通过降低商品税收成本和交易成本来降低商品价格,让利于消费者。政府这样做肯定不吃亏,商品价格下降刺激消费,消费增长、内需旺盛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而且反过来能增加政府税收,“放水养鱼”肯定比“竭泽而渔”高明得多。
  “中国制造”以价格实惠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现在,该让中国消费者也来分享这一好处了。往大了说,这不也是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一种体现吗?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国制造业:西方人怎么也看不懂 2011-03-02
· “中国制造”难敲韩国市场门 2011-03-01
· 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 2011-02-01
· 中国制造中心正走向高端市场 2010-12-24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