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频频闪现“民生”这一关键词。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精彩华章,还是代表委员间的热门话题,无不透着浓浓的民生情怀。尤其令人振奋的是,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披露,今年用于民生的开支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左右。这显然是一个鲜明的信号,标志我国财政已阔步迈向“民生财政”。 “民生财政”,顾名思义,就是在支出结构中,用于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较高比例甚至处于主导地位的财政。长期以来,我国财政从政策目标到支出安排都是围绕经济建设来做文章,是典型的“建设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仅为20%—30%左右。从过去的“建设财政”转向今天的“民生财政”,无疑是财政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 迈向“民生财政”,彰显的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到发展能否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关系到社会能否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而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工作首位,仅有真情实意是不够的,还得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实实在在的倾斜。 迈向“民生财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经济是“信心经济”。只有大幅增加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百姓消费起来才会有底气,巨大的消费需求也才能持续释放。 迈向“民生财政”,也是公共财政本质的回归。公共财政的价值取向在于满足公共需求,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多年以来,我国财政在基本建设领域支出较多,在本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性领域支出较多,而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需求特别是民生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欠账”较多。比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的目标提出已有18年之久,迄今尚未实现。只有显著增加财政投入,民生“短板”才能补上,公共财政也才能实至名归。 当然,发展总是有阶段性的,在肯定“民生财政”的同时也不能苛责“建设财政”。过去,我国财政收入比较“单薄”,有限的财力主要用来搞建设。如今,财政收入已迈上“8万亿元”台阶,财政支出将进入“10万亿元”时代,意味着国家有更多资金改善百姓生活,也使“民生财政”从梦想成为可能。 “民生财政”,贵在名副其实。应当把钱真正用到民生上,防止一些地方“把民生当个筐,啥都往里装”,打着民生的旗号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老百姓“被民生”。还应把更多的钱用到民生上,这就要开源节流,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并提高效率、加强监管,确保每一分民生投入都发挥最大效益。 民生支出占2/3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民生福祉今后会得到更温暖的呵护,广大群众能更好地共享“民生财政”的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