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金融属性”日趋强化
2011-03-21   作者: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张茉楠

  3月15日,美国洲际交易所表示,从即日起开始交易美国原油产品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之间的套利价差合约(简称CFD)。一个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欧洲,但在美国曾经受冷落的金融产品为何能够强势回归,不仅证明了国际原油定价权的本质就是美元定价权及其主导的期货定价机制,而两者价格的罕见背离也从另一个侧面预示着全球有原油计价体系重建的可能性。
  西亚北非局势持续动荡让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与美国WTI原油期货之间的溢价急剧升高。由于利比亚的石油60%输往欧洲,仅5%输往美国。美国自身是产油大国(2010年12月开始美国已成为石油的净出口国),所以油价对其石油供应的影响远不如欧洲来得大。截至3月17日,两者溢价由年初的3美元急剧扩大到13美元,这让很多人看到了套利的空间,因此,此时推出价差套利合约似乎“正当其时”。
  CFD的强势回归再次证明国际油价的金融属性已经远远超过其商品属性。本世纪初,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石油市场与货币市场 、外汇市场 、期货市场 、衍生品市场的联动成为复合的金融体系,扩大了传统金融市场的外延和内涵,形成了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金融化”趋势。美元量化宽松向全球释放出海量的流动性,石油等的金融属性表现得更加突出,油价基本不是由供求所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先行指标。
  事实上,OPEC国家虽然拥有石油垄断供给权,却不具备石油垄断定价权。由于“石油—美元”的贸易结算机制,使得能源的所有权与定价权相分离,石油供给者却不能成为定价者。石油与美元挂钩的机制,也使美国拥有强大的石油定价能力,而且“石油—美元”回流机制,更让美国获得了巨大的资本利得,赚的盆满钵满。
  据相关统计,当前国际市场流通的石油美元达1.4~1.8万亿美元之巨。而这些“石油美元”又以回流方式变成美国的股票、国债等证券资产,填补美国的贸易与财政赤字,使美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下顺差的平衡。多年来OPEC巨额石油美元与东亚国家出口型经济形成的大量商品美元一起支撑着美国经济繁荣,也由此构成了“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这样一个稳固的资本流动封闭环,不仅不断壮大美国的金融资本实力,也形成了巨额石油美元的沉淀。
  纵观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演变,世界石油价格定价权机制经历了从西方垄断寡头石油公司定价,到OPEC定价,再到以石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的定价机制转变的过程。目前,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Brent原油是全球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全球原油贸易的50%左右都参照Brent原油定价。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巨幅涨落的背后是国际金融资本和投机资本获取的巨大套利空间。据相关统计,在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属于投机行为,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中,投机炒作因素就占6~8美元。2008年,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更足以说明问题。报告显示,原油期货交易所中的“超级庄家”总共持有4.6亿桶原油期货,几乎相当于中国一年原油产量的三分之一强,其对原油期货产品价格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国际原油价格4日较大幅下挫 2011-01-05
· 国际原油市场静待欧佩克发话 2009-12-16
·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决定性因素 2009-07-15
· 中国石油承包了阿联酋国际原油管线项目 2008-12-01
· 国际能源机构: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势不可挡 2008-04-2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