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从内部资金状况判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迫切性有多高?WIND的数据显示,3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6870亿元,但央行前20天已回笼4870亿元货币,本月实现整体净回笼难度不大。 再次调高存准率,主要是因为持续居高的外部流动性。央行数据显示,1月份外汇占款增加5016亿元。市场预期,尽管2月份出现外贸逆差,但资本流入规模或仍较高。而且,随着日本央行震后的注资,外部流动性冲击是大概率事件。 笔者认为,现行的外汇体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内政策的独立性,被动上调存准率只是对冲流动性压力的短期权宜之计,逐步降低外汇占款比重才是控制流动性水平的根本。毫无疑问,更富弹性的汇率制度,带来的将是更加灵活独立的货币政策。 自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至今,央行的货币发行就被动绑定外汇占款。央行的统计显示,2010年底,中国金融机构因购买外汇而投放外汇占款余额为22.58万亿元,而2000年这一数字仅仅为1.43万亿。10年间,被动投放的人民币高达21万亿元。同期,中国的外汇储备也由1656亿美元上升到2.85万亿美元。 这些外部资金中有多少是“热钱”?有经济学家用残差法估算,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中扣除贸易顺差和FDI,不可解释的资金高达3930亿元,若从中再扣除因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增长1000多亿元左右,1月热钱流入规模或达2000亿元。 央行周小川行长曾以“池子论”诠释外汇储备的必要性,但我们现在也必须要考虑中国的池子究竟有多大?维持这个“池子”的成本有多高? 有一点几乎是没有疑问的,前期的套利美元不少进入了中国,日银注资创造的套利日元估计也会偏爱我们。这就引申出两个话题,一是,以中国的实力能够稀释如此之多的流动性吗?二是,我们是否应该以高通胀、低币值的成本来维持这一格局。 “应尽早停止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央行前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在19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学术峰会上表示,中国这么多年一直保持双顺差,央行购买美元,向市场释放人民币,这种做法带来一些金融问题,诸如通货膨胀压力,外汇管理也越来越困难等等,所以应尽量减少外汇市场的干预,如果因此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升值,那么就需要做好充足准备,采取以往不同的政策措施,使汇率自由化步伐加快。 笔者认为,要降低外汇占款比重,首当其冲是扩大进口、平衡贸易;其次,加大中国资本走出去的力度,尤其是鼓励民间资本走出去,实现资本输出的多元化;第三则是,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放宽浮动幅度,可以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日浮动区间由0.5%扩大至1%。 当然,改革汇率形成机制并不一定意味大幅升值,但修复外部不平衡的政策选择之一在于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平稳升值。这是因为,升值是扩大进口的推动因素,特别是在中国的进口主要集中在资源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等时,灵活运用汇率工具的效果更明显。再考虑我们正在加速推进的结构调整、资源价格改革,特别是在国际原油、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攀升,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的短期刺激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的时间窗口再度临近,幅度也有可能显著扩大,5%的升值幅度应该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