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百姓消费后顾之忧
2011-03-18   作者:孙瑞灼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据报道,央行3月16日发布2011年一季度储户、银行家、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调查显示,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包括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及储蓄存款,只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创下了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
  居民消费意愿创12年来最低,无疑是条让人沮丧的消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居民消费意愿“萎靡不振”?背后的因素值得我们深思。
  仓禀实而知礼节,只有民生得到保障,才有消费的活力和社会的文明。据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贫富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一边是内需不足,一边是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甚至浪费资源性消费趋势,在部分高收入人群中蔓延。
  而广大劳动者相对贫困化的直接后果就是购买力不足,从而导致国内消费市场不振,产能过剩。普通百姓手中余钱不足、国富而民不富,这是居民消费意愿不高的首要原因。因此,提高居民消费意愿,首先要解决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进一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让普通群众手中有钱。
  民生与消费息息相关,民生改善了,消费自然旺;民生得不到保障,不但会造成消费紧缩,甚至会引出经济的危机。在医疗、教育费用和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中等以下收入居民为了应对未来发生的治病、子女教育、买房等大额支出,不得不尽可能压缩当前消费、提高储蓄、不敢消费。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重要原因。
  因此,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就要着力解决老百姓不敢花钱的问题,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卸下“医疗、教育、住房”这三个包袱,解除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
  最后,还要让群众放心消费。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今天,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不时跑出来惊吓甚至伤害消费者。这些问题的存在,给老百姓食品安全带来隐患,让老百姓无法做到放心消费,也是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重要因素。
  为老百姓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本身就是民生的大问题,但目前我国食品市场准入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让群众放心消费,居民消费意愿才会不断提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监管大棒挥向银行收费消费者质疑“不给力” 2011-03-18
· 日本强震或引发全球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2011-03-17
· 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2年新低 2011-03-17
· 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2年新低 2011-03-17
· 瘦肉精重出江湖消费者防不胜防 2011-03-1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