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深化股票发审制度市场化改革,规范发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扩大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加快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国际板市场 ”;“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发行管理体制,推进债券品种创新和多样化,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健康发展,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市场 ”…… 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细细一数,草案中有7处直接提及资本市场 。正如代表委员们在两会期间所呼吁的那样,草案为未来五年的市场发展完成了“顶层设计”,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纲举目张。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这是总理连续第八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资本市场描绘蓝图。 作为资本市场的直接监管者,证监会官员和证券系统代表委员在两会期间,也对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做了总体规划:大力发展主板,加快发展中小板,大力推进创业板,加快场外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研究推出期货新品种,适时推出国际板,继续推进发行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稳定性。上交所预计“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上市公司50家,深交所创业板市场未来三年将增至1000家…… 与“顶层设计”不断给力相呼应,各省市在区域“十二五”规划中,也以宏大的构想为打造区域资本高地埋下伏笔。且不提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资本大市、大省,就连湖南这样的中部省份也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推动更多的企业多渠道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既要推动股票融资,也要推动债券融资;既要推动企业进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场内市场融资,也要积极推动企业进入场外市场公开挂牌转让;既要推动企业上市首发融资,又要推动上市公司再融资;既要推动境内融资,也要推动境外融资;既要推动公开募集资金,也要推动私募股权投资。 据中国证券报掌握的数据:自2004年“国九条”出台以来,经过7年发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达2130多家,总市值超过28万亿元,股票有效账户超过1.3亿户。广东、江苏、浙江等六省市上市公司家数分别超过100家。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和我国的经济地位基本匹配。 中国证券报认为,正是由于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和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不断显现,让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意识到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可以筹集更多发展资金,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能够规范和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可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还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倍增效应和“四两拨千斤”效应,通过资本市场来做大做强区域经济;此外,利用资本市场,还能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面向全球整合产业资源,抢占产业链的高端,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做大企业品牌。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顶层设计和区域呼应交相辉映,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已最大限度地凝聚成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共识。可以预见,未来五年,我国资本市场将迎来又一轮黄金发展期,并有望历史性地从资本大国迈向资本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