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温家宝总理在参加出席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江西省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表示,明年一定还清教育经费欠账。温家宝所说的“欠账””,就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个工作目标——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他还说,“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人才的培养,那就是没有未来。”
可以肯定,在总理作出公开承诺后,还清这笔已经欠了十多年的账,已不会再有问题。关键在于,在清账过程中,地方政府会不会采取虚假手段呢?如果这笔账还清了,还会不会有新的欠账呢?
要知道,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4%的目标,是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必须在上世纪末完成。而所以选择1993年提出这样的目标,也是基于当时正在推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财政收入增长即将步入快车道,到上世纪末完全有条件实现这样的目标。遗憾的是,虽然到上世纪末,财政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没有得到多大改变,以至于到了2009年,这一比重也才达到3.59%。按照4%的最基本目标测算,从2000年到200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已累计“欠账”高达16843亿元。这样的投入水平,又如何能不让“教育为本、科教举国”战略略显尴尬呢?
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和目标要求,却一年又一年地落空,一年又一年地得不到实现,被打折扣的,可能就不单纯是教育经费,而是制度和法律的尊严与执行力了。因为,从国外的情况来看,4%并不是一个高得脱离实际的指标,而是一个基本指标,发达国家早就实现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实现了,少数发达国家更是达到了5%以上。对中国来说,实现这样的目标,应该不需要理由,也找不出不实现这一目标的理由。
问题在于,尽管找不到不实现这一目标的正当理由,但是,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穷地区,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都没有按照这样的目标去努力,去争取实现。相反,却在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认为这一目标不科学,或者认为地方财政无力承受。
也许,我们不得不去观察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当政府竖起一座座豪华办公大楼时,师生们却工作和学习在危房之中,当城市的马路修了挖、挖了修,百般折腾时,好多学校却连一块象样的操场也没有,当政府官员可以用公款买高档办公用品、高档电脑,甚至高档游戏软件、高档娱乐商品时,师生们却连一张简单的桌椅也没有。那么,这到底是财政困难的表现呢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
我们担心,在总理提出明年一定还清教育欠账后,地方政府仍然会当作“耳边风”,不付诸行动,或者继续做假账。因为,财政这本账,实在是内行说不清、外行看不懂。即便用的是现在的数据,有关方面也一定能够把它做到4%,甚至更高。如此,4%的目标仍然是一句空话,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决。
说实在的,要解决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欠账过多、没有形成正常的投入机制的问题,除了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让制度不再成为摆设。如果国家制定的教育发展纲要能够为社会所接受、被地方政府所认可,并严格按照纲要所要求的去做,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早就超过4%,根本不需要总理来作出这样的承诺。问题就在于谁也不把制度当回事,这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这样的问题绝不是教育经费一个方面,科技、环保、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类似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决策层和管理层认真考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