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3月11日日本爆发的9.0级地震时,数百万日本公众震前10秒钟通过预警系统获知了消息。 这10秒钟,对生命而言已很重要,相信有无数的人依赖这10秒钟的预警得以逃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10秒钟,仍远远落后于公众的期望。人们多么希望我们的科学工作者能够更早更确切地告知我们将要发生的灾难。然而,笔者查询公开资料,得到的结论是失望远远大于希望。 地震难以预报已成舆论的基本判断——即使是专业的科学人士,也难以告诉我们真相。即使是预警(即震后的异地告知),能争取的时间也很微小。现实或许是,就在我们纠缠这些基本的科学判断时,更危险的地壳运动却正在酝酿中。有多危险?从汶川地震以来,公众的直观感受是,地球被调到了振动频率,可感地震一个接着一个,其中海地、智利、玉树等地震震级都非常大。据笔者从中国地震网的公开数据查询得知,2004年12月26日印尼海啸以来,全球共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4986次,汶川地震以来发生471次。 这么频繁的地震,告诉我们的或许就只有一个真实:我们不幸遇到地震活跃期。尽管不少专家出面辟谣,称说地震活跃期为时尚早,说地震比较活跃则较为准确。笔者相信,专家的辟谣,从科学角度而言或许是准确的,但生活在拥有五大震区和23条大小地震带的中国的我们,当然抑制不住担心。这不,3月11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接受媒体采访时则称,自印尼海啸以来,地球又进入相对活跃期,当前全球处于地震多发期。 笔者相信,像过去一样,潘怀文的一家之言,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仍会遭到驳斥甚至否定。笔者知道,对未来的预期,总是存在着无限可能性,不管手段多么科学,论证多么严谨,都可能偏离未来的真相。但不幸生活在地震带的人们一旦遭遇地震,就再也没有机会来论证科学的严谨与真相到底有多远。 没有人愿意等到灾难来临时才真切体会这一点。我们所能做的或许只有三句话:未雨绸缪、未雨绸缪、还是未雨绸缪!邻居的灾难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在对死难者默哀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悟出点什么? 笔者在做了些案头工作后,认为当前在地震预防方面,我们尚有几个焦点问题需要认真考虑: 其一,是继续沿用现有的预报系统,还是尽快引进类似日本这样的预警系统,还是两套系统同时运作?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都是地震预报系统,该套系统在地震预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报不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诟病。日本的预警系统,采用的原理正是P波和S波的时间差,通过尽可能长的时间差来为尚未遭受地震波及的人们争取到哪怕一丁点儿的救命时间。 其二,是否已正在改进或完善建筑法和防震救灾法?在工程和建筑方面,我国当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体系,但仍有很多不完善甚至有待改进之处,比如防震标准方面是否较低,对工程和建筑物的防震审查以及处罚是否还不够严格,监督机制是否不够健全,乡村建筑是否应列入法律规范范围,招投标法是否也存在规则不统一以及执行不严等弊端等问题。 其三,是否该对地震带的建筑和工程,尤其是诸如核电站、大型水库、学校等重点建筑和工程进行加固措施?尽管我们有较为完备的与防震相关的建筑法律体系,但现实是,各地建筑物的防震标准参差不齐,且大多处于较低水平,如果还存在豆腐渣工程,问题就更严重。对这些建筑物采取防震加固措施,笔者认为尤为必要。 其四,是否该增强社会公众在遭遇地震时的公共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可否认,这次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公众较为关注日本公民的素质普遍较高的话题。遵守秩序,先人后己,尽职尽责等日本公民展现出来的基本素养,受到普遍好评。进一步提高国民应对灾害的素养,应该是这次日本大地震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 笔者相信,以上这些提议,有些已经在悄悄推进。人类能从反思中得出改进的办法从而推动人类进步。地震是人类的公共灾难。在中国和日本都在遭遇地震打击的当口,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我们还有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立即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