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回放 |
|
|
教育经费占GDP4%目标18年未实现 |
中国经济周刊 2011-3-8 |
关于提高教育经费在全国GDP中比例的政策由来已久。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8条中就曾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也就是说,按此纲要,到2000年,4%已经成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比的下限。支出,降低行政成本,用财经纪律约束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但遗憾的是,即便是18年前的那一目标,迄今也尚未实现。 |
重庆教育投入占GDP4.1% |
中国新闻网 2011-3-6 |
来自重庆市财政局有关数据显示,重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从1997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68亿元,增长超过10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3%,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教育已成为该市第一大公共财政支出。 | |
|
|
|
|
|
视
频 |
|
|
|
|
|
|
|
|
微博评论 |
|
|
· 网友“赵继峰” |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囗号很响,但仅是囗号而已。看政府行动,先不管4%的预算如何分配,先解决是否到位的问题。 |
· 网友“钟吉恒” |
2015年国家教育投入要力争占GDP的4%,而这个目标还是1993年提出来的。连古巴,秘鲁这些国家教育投入都超过GDP的5%,这样想起来“科教兴国”这些年算是白喊了。 |
· 网友“公民社会05” |
教育投入是民生事业投入的重要部分,但是比起对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动辄万亿的“慷慨”投资规模,10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还未到4%。在捉襟见肘的经费面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多少显得多么有讽刺意义。
|
· 网友“懒神羣” |
希望缩减公务员的一些娱乐开销,把钱真正的投入到教育当中。 |
· 网友“新青年O_O” |
呼吁首先保证教育占GDP4%的投入,加大对基层乡镇、村一级的教育投入,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师工资福利,为农村代课教师提供人事代理合同,将其纳入到县级事业人员工资体系,保障教师利益。 | |
|
|
| | |
|
|
|
付瑞生:教育欠账1.6万亿,何时还上 |
一味哭穷是“初级阶段”的做派。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已经不是私人消费品的短缺,而是社会公共品的匮乏。以往,各地的财政部门要练就的是发家致富的本领,如今,是要学习把家庭公共财政打理好。教育、医疗、社保一个都不能落下。[详细] |
|
|
李晓亮:对教育的“欠账”该结了! |
因为教育乃是国家公权力必须提供足够优质的公共服务加以保障,且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社会创造力和民族前途的基础性根本性的民生问题。所以,只要国家财力允许,尽可能地加大教育投入,是国家的基本公共责任。[详细] |
|
陈小二:赊账办教育我们是在透支未来 |
即使达到了4%的标准,我们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教育不发达,我们就始终无法改变劳动力代工的局面,而GDP的质量始终也提不上去,周而复始,我们就会始终在代工大国的产业链上打转转。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教育搞上去。[详细] | |
|
问责缺失,教育欠账的根源 |
|
|
|
赵勇:没有考核与问责“4%”必然成空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曾经振奋人心的口号,但光有口号远远不够,甚至,光有“财政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也远远不够,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确保“4%”能够尽快落实的考核与问责机制。[详细] |
|
|
舒圣祥:让官员把“发展教育”放在心上 |
倘若教育投入比例也像去年的节能减排指标一样成为政绩考核硬约束,也许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早已实现。这说明各级官员虽然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经常挂在嘴上,心里面对教育的真正重视却远远不够。[详细] |
|
舒圣祥:为何教育投入长期不足 |
为何教育经费无法兑现承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应该是问责机制的缺失。倘若教育投入比例也像去年的节能减排指标一样成为政绩考核硬约束,也许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早已实现。这说明各级官员虽然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经常挂在嘴上,心里面对教育的真正重视却远远不够。[详细] | |
|
让“4%”教育投入目标走进现实 |
|
|
|
熊丙奇:建立教育拨款委员会 |
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探索建立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和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通过拨款委员会决定教育投入预算并监督政府履行投入责任,这可让教育经费投入落到实处,也能有效解决目前与教育投入不足并存的教育乱花钱问题。[详细] |
|
|
朱永新:三道防线保障教育经费占GDP4%落到实处 |
笔者曾经提出,需要构筑教育经费投入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三增长”的目标,第二道防线是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20%,第三道防线是教育支出占GDP的4%。[详细] |
|
谭浩俊:像重视城市投入一样重视教育投入 |
对行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4%的问题,不仅要作为一项目标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更要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交待给地方政府。就象房价一样,达不到目标,就要追究地方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只有这样,4%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