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农民工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以蓝领劳动力为主的卖方市场正在形成。
●中国企业必须意识到,要提高企业核算中的工资部分。不能仅仅为了拿到国际订单自相残杀、恶性竞争,将人工成本压得很低。
●主持人:记者 柳田
●嘉宾:张翼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主持人:随着 “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今年的民工荒看上去有了新现象。有的企业直接打出
“保证不加班”的横幅,还有的祭出“钱多,人傻,快来”如此“雷人”的招聘广告,目的就是为了“抢人”。有舆论认为新一代农民工有着“三高一低——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高、物质精神享受高、工作耐受力低”的特征,您怎么看?
张翼:这个说法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所谓
“三高一低”指的是一个卖方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必然现象,有其积极的转型意义。但此前,不管是媒体、文学作品还是学术界的研究,绝大多数都将 “80前”农民工刻画为
“工作耐受力强、任劳任怨,对工资、社会保障、工作环境等条件要求不高”的劳动者。实际上,在“一业难求”的买方市场压力下,那时的农民工,无论年轻与年老都是慌不择业。即使是在城市工人的
“下岗失业”大潮中,农民工的失业率都不到2%。那时农民工的高忍耐力,是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伸张与保障的
“高耐受力”,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而今,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农民工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以蓝领劳动力为主的卖方市场正在形成——这意味着给谁干活与不给谁干活的话语权稍向农民工这面转移了一点。无论是
“80后”新生代农民工,还是仍坚持在城市打工的 “80前”农民工,都开始有意识地与雇主 “讨价还价”,都有了自我保护自我维权的心理意识。那种认为
“80后”农民工应该像
“80前”一样任劳任怨、给工作就干的思想,既是一种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根深蒂固的歧视性思想,也是未看清劳动力人口市场转变形势的短视行为。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年龄并不能作为划分农民工的标准,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他们的工作需求都有了新标准?
张翼:有人将
“80后”的务工需求描述成:工资不重要但职业规划重要,家庭不重要但城市生活体验重要。但是我们研究发现,无论是 “80后”还是
“80前”都将收入作为第一需求看待。的确,与他们的前辈相比,
“80后”新生代农民工得到了更好的受教育机会,积累了更多的人力资本。但他们在择业中选择性的增强,是与其人力资本的提高密切相关的,这不能被仅仅解释为代际差异。
在现在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上,工人争取工作权益、争取更好的工作环境方面的意识觉醒了。要知道,人力资本较低的、在城市缺少竞争力的所谓“80前”农民工,很多已经回到了农村。能够扎根于城市坚持下来的“80前”,是经过艰苦磨练筛选后的农民工精英。这部分农民工群体经过长期的城市适应,找到了相对较为稳定而“合适”的工作,更有经验和人脉,与初入城市的“80后”农民工群体相比,他们对于收入和工作环境等等福利的要求毫不逊色,可能还会更高。
主持人:往年 “用工荒”大潮过后,劳动力市场很快就会归于平静。今年的情况是否会依然如故?
张翼:自上世纪70、
8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年出生人数从将近3000万人降到2000万人。出生人口的绝对数量处在缩减状态。我们应该明白
“用工荒”不是一个季节性的现象,而是总量问题。从2010年全年的劳动需求可以看出,蓝领劳动力市场的岗位供给长期大于劳动力供给。预计今年的情况也将如此。
最近几年,高中阶段招生比例大幅上升,初中毕业即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大幅减少。
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在2008年大约有200万初中毕业生可能进入劳动力市场。但这一数字在2009年就下降到不足100万人,2010年更少。但我国2009年普通高中年招生82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70万人。所以,如果企业仍然以初中毕业生标准设计劳动岗位,就很难招到人了。
主持人:也就是说,今年的 “用工荒”,其实凸显的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的结构性问题。
张翼:是的。由于总量缩减,教育分流和企业需求的矛盾,使蓝领劳动力市场在总量压力下彰显了结构短缺的矛盾。现在,中国人口结构处于快速转变时期,老龄化程度日趋提高,由劳动力人口的净增长所形成的
“红利”也到了收获的最后阶段。应对这一问题,中国企业必须意识到,要提高企业核算中的工资部分。不能仅仅为了拿到国际订单自相残杀、恶性竞争,将人工成本压得很低。必须让国际市场认识到中国的工业依然具有竞争力,我们的流水线完备、配套齐全,市场形成了体系。这样的生产能力是别的国家达不到的。
中国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不可能缩减。但制造业也不可能迅速地提升技术含量。因此,低端制造业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会很有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积极地为农民工提供好社会服务,以吸引劳动力的进入。否则五年后企业对工人的争夺战将会更激烈,
“用工荒”的现象也将持续下去。
一句话,
“用工荒”其实是在给我们的相关部门出考题。在人口老龄化加速进行的背景下,能不能吸引农民工进城,将是城市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应对城市
“用工荒”,我们必须要改变管理思路,切实加强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坚持走以身份证管理人口、以常住地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城市化道路,针对所有农民工群体均等化配置政策,这才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