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汽油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上涨,甚至学生学费也在上涨。
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坐不住了,面对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他们急切地想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口中得知,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否导致美国物价失控。美国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日前举行听证会,伯南克大胆预测,国际油价飙升只会推动美国通货膨胀短暂和温和地上升,而不会导致通货膨胀急剧上升。
要是伯南克错了呢?
在美元流动性泛滥、全球通胀压力持续上升的大背景下,伯南克公开宣称美国通胀压力不大,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赌注不仅关乎伯南克作为美联储“掌门人”的声誉,更关乎美国通胀能否得到控制,以及美国经济复苏能否持续。
伯南克从上台伊始,就缺乏前任格林斯潘的那种睿智、权威和神秘感。虽然美国《时代》杂志也曾在2009年将伯南克选为年度人物,称其为帮助美国经济渡过难关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总体来说,在全球金融市场,伯南克缺乏格林斯潘当年那种“一言千钧”的分量。特别是在2010年年底,伯南克推动美联储出台第二轮总额高达6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全世界引发有关“货币战”的激烈讨论,使有关他本人的争议达到顶峰。
伯南克说美国通胀问题不大,这一结论从短期看,也许站得住脚,但从中长期看,则面临很大考验。
从数据看,美国通胀压力的确不大。2010年1月份,美国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4%。如果扣除价格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当月美国核心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仅上涨0.2%,同比仅上涨1.0%。如果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动辄同比超过4%的通胀率相比,美国只能算是面临非常温和的物价上涨压力。
必须指出的是,当前美国物价上涨压力不大,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美国就业市场持续低迷,全国失业率保持在9%左右的高位,劳动者要找个工作都不容易,更没有能力要求提高工资;第二,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虽然有所增强,但总体相对缓慢;第三;美国民众持续保持较高的储蓄率,2007年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家庭税后收入储蓄率为2.1%,到2009年猛升至5.9%,2010年仍保持在5.8%。
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就业市场缓慢出现好转,特别是在物价已经上升的情况下,美国就业者工资上升压力可能增大。另外,经济活动趋于活跃,也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这些都是可能推动美国物价走高的重要因素。
在国际金融市场,一些投资者甚至断言,美联储在保持“零利率”和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美国通胀仍保持在较低水平,几乎是一个“奇迹”。
从货币学派的角度讲,任何通胀归根到底都与货币脱不了干系。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实施“零利率”已接近两年半,两轮量化宽松印钞将超过两万亿美元。这些“廉价纸币”最终如何收场,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
伯南克一口咬定,当前国际油价飙升只是由于中国等国需求增加所致,其实还是在为其货币政策进行辩护。但在美元持续贬值、几乎所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都在飙升的情况下,把账赖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头上,只是一种掩耳盗铃之举。
这一次,伯南克的赌注已经太大,可他要是输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