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2011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称,预备在两会期间提出一个建议国有企业推出竞争性领域的提案。他引述同为另一位政协委员高明华的调研报告指出,2001年至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平均的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这个结论给目前已有的各种企业利润数据提出了反证。 不可否认,相比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大举进军竞争性行业已成既定事实,且借助规模和低成本信贷优势在多个行业占据龙头地位,不断收购同业民企。在政策红利和管理红利的双重作用下,竞争性行业的利润贡献率甚至超过了主业,“国进民退”的评论不断高涨。 但事实上,除去垄断性国企参与竞争性行业之外,有两类国企参与竞争性行业的典型,一类从诞生之初就开始经营竞争性行业,另外一类是垄断性国企在失去垄断牌照之后自身发展为竞争性行业的企业。相比于垄断性企业的“副业”,这两类主营竞争性行业的国企在市场竞争中都表现出良好的经营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企参与完全竞争型行业的实力以及管理红利比例的上升。 同时,在目前的局面下,国有企业全面退出竞争性行业虽有各种道理,却不是最可行的方法。因为我国已经将大多数的行业都列为开放型行业,无论外资还是民资,进入的门槛并不高,市场参与者广泛。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相当多数的完全竞争性行业中,外资占有了很大的市场比重及市场地位,而民营资本则普遍处于落后排名的状态。因此,此时“一刀切”式的国企完全退出无异于直接将市场拱手相让。 当然,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为国企过多挤占了市场资源,外企占据了技术和经验的高点,使得民企总是受排挤。那么相比于国企的全面退出,向民营资本开放国有股权可能是一条更加渐进和可行的道路,尤其是已经形成的主业为竞争性行业的国企而言。同时对于垄断性国企参与竞争性行业应当继续沿袭国资委“主辅分离”的思路,突出这些企业的主业地位,减少垄断利润向竞争性行业的渗入。 PE/VC(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是国企向民资开放股权的典型之一。深创投作为深圳市国资委培育出的本土创投公司,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几乎坐稳行业第一。然而从去年起,深创投在二次增资的过程中,新引入的股东几乎全部为民营企业,国有资本比重大幅下降,“去国有化”趋势明显。而且上海联创、中科招商等老牌国有创投公司也相继完成了“民资化”的进程。 因此,无论是“增量变革”还是“存量变革”。让更多的民营企业逐渐参与到国企的股权内部,不断提高非国有资本比重,淡化国有色彩,比直接让这些国企“改名换姓”更加符合国企改革的实际需要。而且从市场参与主体的角度看,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机会均等的参与竞争性行业自身也是一个健康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