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奶粉受冷遇凸显“全球治理”威力
2011-03-02   作者:潘洪其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
  近段时间,内地消费者在香港、澳门大量购买进口婴幼儿奶粉,造成两地一度出现奶粉供应紧张。另有媒体报道,一些制奶企业将皮革下脚料溶解后制成蛋白粉混入牛奶,以提高牛奶的蛋白含量。监管部门迅速澄清,称目前市场上没有发现“皮革奶”。有关消息是两年前的旧闻,但仍然难以挽回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央视记者调查发现,近七成受访消费者表示不会选择国产奶粉。
  尽管“近七成中国消费者拒绝国产奶粉”的结论不具权威性,但国产奶粉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冷遇,却是不争的事实。不久前,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在一次研讨会上透露,目前洋奶粉已抢占国内50%的市场份额,国产奶粉的产业链面临越来越大的冲击。据测算,中国进口奶粉每增加10万吨,将直接减少国内85万吨生鲜乳的需求,直接影响34万人就业。一边是众多消费者花高价购买洋奶粉,一边是大批奶业工人很可能失去工作,中国人如此“左右受伤”,结果的确是够严重的。
  越来越多中国人冷落国产奶粉,转而捧高价洋奶粉的“钱场”,不能说明中国人“犯贱”、“崇洋媚外”,而只能说明这是中国人被逼无奈的选择。经过“三聚氰胺事件”的冲击,中国奶粉行业的沉疴痼疾并未基本清除,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导致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任感进一步流失,排斥感进一步加剧。这样一个持续恶化的走向,与洋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扩大是高度相关的。
  洋奶粉在中国市场受追捧,国产奶粉却备受冷遇,凸显了食品安全领域“全球治理”机制的巨大威力。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不是孤立的,一方面它有可能对其他国家的食品安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国家的某类食品因安全问题被本国消费者投“否决票”,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应当允许而不是限制从其他国家进口同类食品,以满足市场的正常需要。当前中国奶粉市场上出现的“崇洋”现象,就是食品安全“全球治理”机制对奶粉产品发挥作用的结果。
  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看,如果国产奶粉是问题奶粉、有毒奶粉,那么,即便价格再便宜也与粪土无异;如果中国奶粉业商业诚信匮乏、社会责任缺失、产品安全缺乏保障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中国奶粉企业就算全部破产倒闭,工人被迫另谋生路,严格说来也都是咎由自取,是奶粉业理当为自己的“原罪”付出的代价。
  在“全球治理”机制下,中国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作出多种选择,如果国产奶粉问题多多,无奈之下可以选择洋奶粉;中国奶粉业目前却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大力重建商业诚信,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消费者提供真正安全可靠的奶粉。只有先做到这一步,中国奶粉业才有资格参与“全球治理”体系,争取出口国外去赚洋人的钞票,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鄱阳财案:监管封闭,“硕鼠”猖狂 2011-02-21
· 刹国际会议摆阔之风是对纳税人负责 2011-02-14
· 公车的概念和数量不容含糊 2011-01-20
· 何时能有“裸账省”? 2011-01-04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