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已成为全球的热门词汇。外管局近日在报告中称,2010年我国“热钱”净流入755亿美元,而若剔除境内人民币净支付400亿美元的因素,去年“热钱”净流入则为355亿美元。对此,有热钱专家直呼,这个数字被低估了。除了海外热钱蜂拥而入,国内民间资本也潜滋暗长。粗略估算,仅温州流动的民间资本已经达到6000亿元,并且每年以14%的速度快速增长。 趋利的游资左冲右突,游走于中国的股市、楼市,乃至近期的农产品炒作,却只有很少比例资金愿意沉浸于实体企业之中。统计显示,国内一般竞争性企业的利润率普遍只有3%-5%,且平均寿命不足三年。显然,中小企业微薄的利润空间与脆弱的生命力着实难以受到各路资本青睐,在夹缝中勉强度日已成为其生存状况的写照,并成为横亘在产业升级面前的一块“顽石”。 自1982年伊始,国务院就多次发文要求减轻企业负担,近年来包括增值税改革、暂免利息税等财政让利举措也接连出台。遗憾的是,减税政策往往与投资规模挂钩,从减税规模最大的增值税转型来看,企业购买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可以实现税前扣除,但多数中小企业因融资困难、研发能力滞后等瓶颈,扩大再生产能力不强,相关减税优惠则成为了一轮“水中之月”。 需要提及的是,中小企业税费负担主要处于隐性化状态。在减税呼声的大语境下,未来税率与税种的减少或将成为趋势,而各种非税收费则成为遏制企业生命力的真正“抽血机”。比如环评收费、运输公路收费等。近年来,在保护环境的“令箭”下,许多项目工程均须通过环境测评,而其审批权则归集于行政环保部门。手握重权而外部监管缺位,这一评估环节成为了腐败重灾区。企业为了在环保测评中成功“通关”,不得不屈就于各种潜规则,在支付了林林总总的环境监测费、评估费之外,对各种所谓的“公关费用”也难以免俗。 而我国高速公路作为准公共产品,其收费定价不透明问题较为明显,并被指为国内物流成本偏高的成因之一。之前轰动一时的高速公路收费案件堪为典型例证:河南一农民冒充军车拉沙子,两辆卡车、8个月时间,免费通行高速公路2361次,居然骗逃高速费368万,而其拉沙子的收益却只有20万。有媒体据此估算,类似拉沙车一个月的过路费就得23万元。可见,正常缴税对于沙子运输而言是一桩得不偿失的买卖,要么侥幸逃税运输、要么干脆不做生意,是为当前高速公路费高企语境下企业的两个必然选择结果。 其实在国外,非税收入也一直存在,但由于将这部分行政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并同时让议会监督,保证信息公开,非税收入具备了有偿性和非强制性,所以更加易于被民众接受。但时下,各种巧立名目的非税收入因脱离了国内预算监管体系,而俨然成为各级地方财政的“无本之利”,进而成为行政部门与企业实体争利的主要渠道。 可以想见的是,一旦实体领域对资本的吸引力愈来愈小,那么整个经济将会因失去根基而成为一座空中楼阁。 对中小企业漠视的结果是,美国“苹果、谷歌与微软”的企业成长神话将难以在国内复制。急于向企业索要回报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让各路社会资金退避三舍。为中小企业松绑,已然成为国内调控部门的“必修课”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