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政府的确已经把宏观调控的重心放在了抑制通胀上。这是因为物价问题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物价关系民生与社会发展大局,面对疯涨的物价,如果不加以限制和调控,很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伤害到经济肌体的健康。因此全国上下都在议论物价,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遏制物价。
比如房价,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房价节节攀升,个别城市的房价更是高得离谱,令百姓叫苦不迭。为了限制房价,去年以来政府重拳频出,实行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调控,从金融、财政、税收等诸多方面打压房价。新年伊始,货币政策持续趋紧,加息步步紧逼,短期内已经是第三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同时呼声日盛的房产税已经在沪渝开始试点,京杭深有望步其后尘,几年内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而且根据“国八条”要求,住房限购令将覆盖全国,目前明确提出将实行限购的城市已达36个,今年预计限制购房的城市将要翻一番。不论是国家出台抑制政策,以至于限制,还是银行采取紧缩政策,都是为了控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在房价疯涨的同时,其他商品价格也在上涨,比如农副产品的价格就在不断攀升,然而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又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现在一些地方农民根本不愿意种粮食,他们在等待拆迁,等待被城市化。因为农业的收益太低,而如果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又受到打压。所以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中确实存在很多矛盾。一方面有些地区和产业需要大量投资,需要价格上涨,这样有利于资金的进入;而另一方面就是需要抑制,这种抑制与上涨是一对矛盾。
关于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多人都把它归结为货币过多,从道理上来说,现在的货币总量确实过多。但是真正的原因是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是不均衡发展的结果。要均衡发展,地区之间的均衡或者说是城乡之间的均衡最重要。一方面农村、农业、农民需要城市化,需要改变居住条件,需要改善产业结构却没有资金。另一方面垄断企业、发达的地区以及少数人手中又集中了大量的货币。实际上如果平衡发展了,这些问题就会得到有效解决。而眼下的问题是不均衡发展造成了局部或结构性的货币过多,或者说是一些企业或人的手中货币过多,从而引起投机炒作进而引发商品价格的上涨。
按照现在的情况,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的加速,投资不断增多,按说价格上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而,这种现象在严重的时候会造成一些商品诸如房价的暴涨,大大超过普通百姓的承受力,影响到民生和社会稳定,因而又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眼下的问题是,在治理整顿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采取了不停打压的政策,打压房价变成了抑制消费,短期内或许能抑制价格上涨,但这样做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如何引导过剩的资金能够流向不发达的地区。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北京房价高,而中关村发展规划要在2020年达到10万个亿,几年之内要从目前的1.5万亿,增加到十年之后的10万亿收入,这种发展的结果势必又加剧北京的居住和房价问题。因为这些地方吸引资金和人才的能力比其它地方要强得多。如此下去会加剧不平衡,加剧物价的上涨。
年前以来,许多三线城市的房价也在大幅上涨,但是不管怎么涨,它的价格大都在3000元到6000元,如果这些地方发展了,即使说房价增长到10000元也不能增加到像北京的3万—4万元一平方那么高。因此现在的状况是:一方面表现为货币过度集中,而一些地方需要发展却缺少资金,这种资金的过多与缺乏是一种矛盾。所以说,能够平衡发展才是治本的措施。而平衡发展在当前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土地供应问题。比如说在一些三线城市,现在的房价是每平方3000元到6000元,而土地的供应方式死板,不适合规模开发,限制资本的流向,这样就影响了这些落后地区的发展。资金无法按照市场的规律集中到这些地方,长期的结果必然更进一步加剧“马太效应”。
所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平衡发展最重要,而平衡发展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解决土地供应的规模问题。如果土地供应规模合理,那么就会在全国这些落后地方选择多个突破点,产业就会相对集中,并且资金也会合理流动,从而尽快地促进平衡发展。说到底,这还是个发展模式或者说是发展方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