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外出考察时指出,抑通胀是今年头等任务。 最近各地方两会纷纷召开,地区“十二五”规划浮出水面,其中各类基建与新兴产业规划争奇斗艳。各地方媒体也充斥着新时期的大工程大规划,提振民众信心的同时,动辄几百亿上千亿规模的投资,也让人充满担心和疑虑:这些地方上的项目有多大收益?钱从哪来?亏了谁买单,会不会成为通胀新源泉? 《中国证券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地规划规模过千亿元的新兴产业园区就不下十余个。笔者观察,近几年各地的规划,不仅敢于规划未来一年两年,往往一定就是十年八年,规模动辄万亿十万亿。中央领导同志常说,最近的经济工作不确定性增多,形势很复杂。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在随时调整。但地方上项目、出规划却似乎对未来很确定很肯定。如今许多项目,感觉是先把风吹大,再去要钱好办事。 20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坚决防止借“十二五”时期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 以前搞经济工作,出规划上项目,要讲投入产出比。如今地方搞规划,不仅应该公布规划多少几万亿,也应该公布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回答,投入资金后,产品或项目的需求在哪里?能够满足人民需要,人民愿意买单的项目,才是可行的项目;其次要回答资金从哪里来?是自有资金开发,还是鼓励民间投资参与,或是纯粹的银行借款,借了银行的钱,要考虑怎么还,什么时候还清;最后要回答,投入产出效益有多大。根据利率水平应制定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当然效益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地方上要统筹考虑就业、环保、医疗、基础建设等问题,但两者如何平衡,使规划效益最大化,考验着政府经济管理的水平。而如果上的摊子没有市场,过几年就变成了银行坏账,并让人民买单,上了这样的规划就应该追究决策人的责任。 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得益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变。是尊重市场,利用好市场,还是干扰市场经济发挥作用,是未来调控经济,理顺物价的关键点。通胀首先是货币问题,更重要的是货币的效率问题。钱发的多没关系,产生效益,产出人们愿意交换的好产品,就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但钱发出去了,产品没需求,造成浪费,仅仅增加了人们手里的钞票,通货膨胀必将加剧。 20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切不可盲目追求高速度。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因此,投资规划如何搞,是控制未来通胀的关键点。我们应该按照中央精神,要提倡量力而行,还要讲究投资效率,地方政府那些动辄万亿规模的投资,更须讲效率,变成有效投资,才能避免为通胀埋下隐患。 联系到最近的股市中新兴产业投资热,我们也应分三类考虑:有市场需求的,如海洋石油投资等,可以长线买入;符合政府规划的,如风电类股票,可买入,但需要观察投资效益,在政策鼓励期过后,能不能经受住市场的检验;无市场需求,盲目上项,纯粹概念炒作的,应该避免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