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中国如期公布1月份各项经济数据,引人注目的是,1月份CPI上涨4.9%,显著低于此前的市场预期。此前,市场普遍预测在经历了去年12月份4.6%的小幅回落之后,CPI将重拾升势,并再次“破5”,各预测机构的预测中值大都在5.2%左右。由此,4.9%的1月份CPI,不仅使得市场预期产生明显心理落差,也为资本市场注入了颇具威力的强心剂。 在数据正式公布的前一天,也即2月14日,CPI的相关数据就在坊间风传,并一举助推沪深两市强劲上涨。从事后正式公布的数据看,风传的数据极为准确,让人再次感慨消息灵通人士的神通广大。1月份的CPI,进行了对比基期、权数构成、调查网点和代表规格品的调整。尤为让人关注的是,食品的权数构成降低了2.21个百分点。在中国的CPI构成中,食品类占比优势明显,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通胀,一般公认为是由食品涨价引起。而在通胀形势并未出现逆转的情况之下,CPI数据却出现了预期波动,食品权数构成的降低,必定引发人为拉低CPI的质疑。 针对这种可以理解的质疑,国家统计局通过相关媒体进行了释疑。按照其解释,利用旧权数计算的CPI,同比涨幅比采用新权数甚至还降低0.024个百分点。虽然CPI的各种权数构成进行了调整,但具体调整了何种代表品我们依然无从知晓。这使得人们对于影响CPI变化的具体成因,难以作出自己的明晰判断。同样的原因,尽管国家统计局明确表示,新权数与旧权数的相关比对计算“误差较小,衔接较好”,但新权数计算出的CPI与此前的数据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存在契合与连续性,也依然难解市场疑虑。在公信力和统计数据普遍缺乏公众心理认同的情况下,1月份的CPI暂时还难以得到市场公认。只有等到2月份的相关数据发布,才能建立起相对符合逻辑的连续性。 但无论CPI是否存在人为拉低的嫌疑,4.9%的同比涨幅却依然表明,当前的通胀形势没有任何改变。食品权数即便调整,也不会改变食品价格的上涨之势。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3%,除鲜菜之外,粮食、肉禽蛋以及鲜果价格上涨非常明显,大体符合公众的生活感受。这样的涨势堪称暴涨,CPI数据与人们的预期相左,通胀的压力和痛苦,却往往超出预期。而之于资本市场,1月CPI低于预期其实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利好消息,货币政策的紧缩预期仍然存在。 统计部门按照既定节奏调整CPI权数构成,就常规上可以理解。但调整的原则和依据,仅就目前的解释并不能消除公众疑虑。在降低食品权重的同时,国家统计局还将居住类调高了4.22个百分点,可看作是对公众呼声的回应。但即便如此,却依然难以获得普遍认同。原因无他,无论食品权重降低还是居住权重上升,本质上并未改变综合CPI与人们生活脱节的弊端。虽然这种脱节不可能完全解决,当前CPI面临的困境则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不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即对CPI“破5”,也许存在条件反射般的恐惧,担心其可能引发社会性的激烈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