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争夺农民工有两大特点:一是中西部开始与东部争抢农民工,二是地方政府参与行动,疏通人力资源招聘渠道。 其实,争夺农民工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律、人为干预职业与区域配置不适当的行为。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指出:一般来说,引起工资价格与特定素质的劳工之间工资产生偏离的原因,也是对国民收入造成损害的原因。这些原因可以分成三大类:无知或知识不完备、转移费用以及外部对转移强加的限制。 从提高国民收入的角度看,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劳动分工进行合理分配,是市场经济调整的结果,根据市场经济,引导劳动者从事适合自身素质的职业非常重要。我国地区之间的梯度发展,使劳动力地区转移结构相应转变。我国东部转型、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制订和实施,使内陆地区经济增长加快,吸引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内陆地区转移,而东部地区经济转型所需的技术工人供给不足。 也就是说,由于争夺农民工,当不同职业和领域的附带优缺点没有被参与其中的劳工所充分认识并加以考虑时,劳动配置的方法将会使边际净产量价值的均等程度,超过有利于国民收入时的均等水平。这将破坏新一代劳动者进入各个行业时所应有的初始分配,以致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和国民收入分配。 在国家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下,存在着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之间进行劳动转移的机会,只有人口实现自由流动和迁移,居住人口才能向最适合的区域居住,不同素质的人口在其最适宜的地方就业,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配置区域发展更好。 然而,由于争夺农民工的存在,引导农民工走上了不适合的就业岗位,由于农民工缺乏对自己职业的长远规划,从而使劳动转移偏离正确方向,这将对区域经济和国民收入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狄尔泰说,人“只有将自己同他人进行比较时才能认识自己的个性”。这就是说,人不能自己认识自己现在的本质,人只有通过认识他人现在的本质,来实现对自己现在的本质的认识——即依托市场力来实现人力资源与区域的整合: 第一,通过市场机制整合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包括消费市场、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技术市场等,以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全国不同城市、地区间的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第二,政府不要过度干预市场机制的合理分工和布局。根据各区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和层次,形成产业的错位发展,必然会在市场作用下进行有效的地域分工,并因此带动人口产业分布的有机整合,进而提高区域内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摘自其博客,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