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假的正义为何姗姗来迟
2011-02-15   作者:杨涛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因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被科技部公开撤销了昔日获得的国家科技奖项。
  其实早在2007年底,西安交大6名老教授就已经对此项奖的主要领衔者李连生在获奖项目中存在造假、侵占他人学术成果进行拼凑和包装等严重学术不端问题,联名进行了实名举报。而且,举报者还被造假者李连生等人以名誉侵权告上法庭,并经过两年多的漫长诉讼。此时才迎来了科技部的一纸撤销获奖文件,恐怕正义太过于姗姗来迟了吧。
  通常来说,对违法行为,人们总是先诉诸行政执法查处,最后在走投无路之时,才可能走向法庭,这不仅是因为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且,司法处理时间漫长且成本高昂。对于学术问题来说,最好的裁决地方也不是法庭,而是高校、科研院所的学术委员会,因为,即便是通过法院来处理,最终也要依赖于权威的专家、学者的判断。在这一科技造假事件中,我们看到具有学术执法功能的相关部门不主动查假,居然任由造假者将举报人告上法庭。
  且看校方是如何处理当初的举报:先是2008年2月26日,西安交大有关领导见到举报人,称学校地处西北,学校科技排名比较靠前来之不易,希望大家慎重对待,同时希望不要激化矛盾。后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召开学术委员会进行投票,李连生等人造假的行为没有定论。直到2009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才正式成立专门调查小组,调查李连生等人问题。正是校方的这种迟缓与暧昧,才让造假者敢于上法庭反戈一击举报人;也正是校方的这种迟迟的不作为,才让举报人在法庭上不得不与造假者消耗时间、金钱与精力,进行持久战;还是因为校方和有关部门的纵容,才让2005年的造假获得的奖直到2011年才被撤销。
  通过漫长的较量过程得来的正义,让举报人心灰意冷,今后可能权衡成本与收益而不再举报,更让围观的公民看不到学术机构和国家有关部门严厉惩治学术造假的决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国科技创新需知耻而后勇 2011-02-11
· 科技让梦想飞进现实 2011-02-11
· 新纶科技拟投1.59亿建防静电包装项目 2011-01-28
· 今日观察文字稿-2011:新科技 新生活 2011-01-27
· 2010:新科技 新生活 2011-01-26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王迎晖:连续降雪相当于一次加息·[思想]从进口产品量价看结构优化紧迫性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