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补考”
2011-02-10   作者:曾刚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欧盟27国财政部长会议在1月18日达成一致,决定在今后几个月对欧洲银行业实施更严格、更透明的新一轮压力测试,以更准确地评估欧洲银行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这一举动表明,欧洲银行业在2010年中所作的第一轮压力测试并未反映出欧洲银行所面临的真实风险,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错误的评估,欧洲银行业以及金融体系在复苏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
  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在2009年对本国银行业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压力测试,其目的在于全面评估银行体系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针对这些潜在风险及时制定修正方案,以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那次测试中,19家机构中有10家被认为资本金不足以抵御潜在风险。随后,这10家银行累计补充了750亿美元的资本金。总体上看,美国对银行业所做的压力测试,对阻止危机的进一步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比较透明的评估程序挽救了市场信心,避免了市场恐慌的升级;另一方面,针对评估结果,监管当局及时要求银行进行了资本金补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稳定性。
  与美国的压力测试相比,欧洲在2010年中所做的第一轮压力测试有点形式大于内容。鉴于当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的背景,欧盟显然急于通过对银行业评估来阻止危机的扩散。因此,从一开始,欧洲第一轮压力测试的目标就已经很明确:要一个能提振市场信心的评估结果,而不是要去真正揭露和解决问题。在这个基调下,第一轮压力测试所得出的结果好得出人意料,接受测试的91家银行中,有84家获得通过。
  如果仅凭第一轮压力测试的结果来做出结论,那欧洲银行业整体应算相当健康,足以抵御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和主权债务危机的恶化。但事实并非如此。2010年下半年,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升级和扩散,已有相当多银行暴露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让人对第一轮压力测试结果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
  要做好欧洲第二轮压力测试,需要三个方面的改进:一要改进技术。与美国相比,欧洲第一轮压力测试所使用的方法相对简单,而且考察的范围也相对有限,比如对主权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关注不够,就是两个比较大的缺陷。二要端正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次压力测试算是一个“面子工程”,目的就是想用比较好的评估结果来提振市场信心。这种态度,不仅最终没能赢得市场信任,反而错失良机。三要建立起有效的问题化解机制。压力测试的目的,不仅在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及时解决问题。资本金补充、问题银行的退出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可能会涉及欧洲各国之间的协调,而在历史上,此类协调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总体上说,即将启动的第二轮压力测试对全面了解和化解欧洲银行业的潜在风险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真正效果会有多大,尚难预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去年香港银行业贷款总量增长29% 2011-01-28
· 银监会公布2011年银行业监管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 2011-01-28
· 银监会:定期发布银行业监管统计数据 2011-01-28
· 银监会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衍生品业务范围 2011-01-28
· 放贷“出口”多 房贷新政对银行业绩影响有限 2011-01-2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梅新育:解决失衡何须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键在政府转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