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第 31 期 2011.1.27■■

站在“十二五”的起点,2011年初各地方政府的主要精力无疑在于部署这五年的经济规划。从部分公开资料来看,许多地区的“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都定得很高,类似“翻一番”这样的字眼频繁出现。“唯GDP论”阴魂不散,引起舆论不满。也有人指出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破除GDP崇拜并非GDP增速越低越好。
破除“GDP崇拜”
 新闻回放
“翻番”频现 地方政府还是追着GDP跑
经济参考报 2011-1-25
  此前多家机构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年初各地“两会”传出的地方政府“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许多经济学家开始为中国经济可能过热担忧。
GDP指标能被取代吗?
中国经济周刊 2011-1-25
   2011年3月,众所关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要公布,跟“十一五”相比,GDP指标该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GDP指标将何去何从?
 视 频

辩证看待GDP目标

 微博评论
· 财经评论人 余丰慧
   各地两会上频现GDP翻番字眼引发经济过热隐忧。其实最可怕的是民生之忧。在这样的GDP冲动下,土地财政、高房价GDP政绩怎能消除,环境如何保护,资源能源又怎能节约,又怎能不浪费呢?看来,转变GDP政绩观,把主要精力转到民生上只是说着哄老百姓而已。
· 第一财经评论部主任 徐以升
  五年翻番折合年率12.5%,对比这些省十一五,已经低了。
· 财经专栏作家 易鹏
   十一五期间很多地方翻了三倍,再说名义GDP,如果CPI给力,很容易翻上去。在中国一切皆又可能。
·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副编审 邓聿文
   可以把幸福物化,但当它变成一种指标体系后,假如没有正确态度,就可能成为另一种GDP。
· 网友“皇甫征声”
   中国的GDP质量不好,有质量问题,十二五应该重视结构调整。GDP质量涉及到三方面,第一分配是不是公平,那么多钱是如何分配的;第二有没有通货膨胀;第三,是不是破坏了环境,GDP很高,环境变坏了,子孙后代治理需要花费很多钱,等于借了子孙后代的钱,这些都是GDP的质量问题。别看我,这是茅于轼说的。
· 网友“sijichangqing”
   各地都在开两会,都在研究各地的十二五规划,很多地方提出GDP要翻番,但是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不是单纯一个GDP能承载的,要考虑我们的能源负荷与环境负荷,要考虑能不能挤掉更多的水分,实实在在的增长。
亚夫:地方GDP高涨或倒逼五大经济后果
    今年全国的GDP很可能会超过9.5%,甚至更高。但如果高于10%或11%,增长的代价将是昂贵的,也是不经济的。因为,无论从近30年的经验看,还是从近年来日益严峻的环境与资源压力来看,都难以承受这样的增速。[详细]
刘晓忠:匪夷所思的GDP增长幻觉迷思
    当前诸多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廉价劳动红利式微,以及业已显现的中国储蓄率走低等因素,使“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很难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详细]
谢昱航:过高的GDP目标对民生不一定是好事
    虽然这些GDP指标只是规划中的追求目标,但在目前的官场生态中,只要定了目标,一般是要“实现”的,否则影响官员的面子,影响当地的政绩评价。于是,为完成目标,各地都会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惜代价。[详细]
客观评价“GDP翻番”
晏扬:GDP没有原罪
   GDP曾被我们视为一样极好的东西。现在看来,这种“唯GDP论”已经过时。但对于GDP,我们需要辩证看待,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摆脱“唯GDP论”的束缚,并不意味着GDP不重要,更不等于GDP增速越低越好。[详细]
冯兴:不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我们毋须担心个别地方未来5年GDP翻番可能引起经济过热,北京、上海等地调低经济增长目标本身就和西部等其他省份保持高增速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而且各自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大可不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详细]
新华社:经济转型比GDP更重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综合性的,GDP保持一定增长固然必要,但增速目标定得过高容易落下片面追求数字政绩的种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在当前形势下,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还是要把精力更多放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详细]
转变发展观念需先改革考核体系
徐冰:GDP亢奋的“中国模式”缺陷
    GDP亢奋自然反映了扭曲的政绩观,“十二五”开局之年又恰逢许多地方面临政府换届,GDP亢奋以及经济过热问题,在当前的机制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而更为本质的问题在于,别说经济停止增长,即便是经济合理减速,之于许多地方的现实难题就是,他们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发展当地经济了。[详细]
新京报:警惕以收入翻番为名行GDP大跃进
    现在最值得警惕的是,个别地方在“唯经济增长至上”不合政策潮流之时,将居民收入绑架在经济增长的政绩战车上,以居民收入翻番的名义为GDP“大跃进”闯关。[详细]
刘鹏:不“让GDP飞”尚需要考核制度“给力”

    不唯GDP为上,国家已经已经有了初步意向,一些省市也开始积极响应。然而,整个政绩评价体系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进的事实,让一些省、市、地区仍然无法淡定,或者处在观望之中。这致使,淡化GDP虽然已成共识,但落实起来却很难。[详细]

经济参考网综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美编:张小洁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