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莫成纳税人赔偿法
2011-01-24   作者:杨涛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在去年10月,国务院法制办曾就该条例的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国家赔偿后对责任人追偿的标准,在正式出台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中被删去,而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则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所谓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其实就是《国家赔偿法》实施细则之一,也就是说,《国家赔偿法》中有关具体赔偿费用问题、如何向责任人追偿的问题、追偿标准问题将在实践中更有法可依,也让民众更方便地监督政府。
  在《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的草案中,规定“行政追偿中,对有故意的责任人员,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责令其承担国家赔偿费用的70%-100%,但最高不得超过其两年的基本工资;对有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责令其承担国家赔偿费用的50%-100%,但最高不得超过其一年的基本工资。”姑且不说这一规定的合理性,但至少这一规定明确了追偿标准,体现了《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是《国家赔偿法》进一步细化的精神。
  但是,最终通过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中,对于责任人员的追偿的问题却是这样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第十六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责令有关工作人员、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或者向有关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国家赔偿费用。”这样的规定根本就没有起到细化的作用,因为,在《国家赔偿法》中,本身就规定了“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语义重复。其次,这样的规定让国家机关在实践中仍然无法确定责任人要承担多少国家赔偿的费用,追偿标准无法可依的局面依然存在。
  很显然,最终通过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不对追偿具体标准作出规定,给执行机关以很大的余地。最终责任人要承担多少费用,都是由各地用红头文件加以规定,而各地政府官员考虑到“血浓于水”、公务员一家亲,甚至有些错案本身就是官员指定责任人承办的,追偿标准就可能象征性给一点。如此,在经济上不能对办错案的责任人以惩罚,根本起不到遏制责任人办错案的冲动。更重要的是,这样留有余地,实际上有让一部《国家赔偿法》变成了《纳税人赔偿法》的危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了错案,赔偿费用由国库出,办案不追偿或者追偿一点点,而国家的钱来自纳税人,最终是纳税人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错案“埋单”。
  根据此前有关法律出台前后的变化看,《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出台删除追偿标准,极可能是官员们凭借强大的博弈能力使然。要让《国家赔偿法》不成为《纳税人赔偿法》,恐怕在促进建立立法公开、透明和平等博弈的机制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 2011-01-21
· 渔民赔偿方案悬而未决 中石油在大连投资加码 2011-01-06
· 麦考林连遭集体诉讼面临赔偿 2010-12-22
· 非法链接下载影视作品牟利 蚌埠九家网吧赔偿经济损失 2010-11-19
· 国家赔偿之门不妨开大些 2010-10-22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梅新育:解决失衡何须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键在政府转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