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合理确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开发边界,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过去几十年,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这在我国工业化基础较弱、需要加速发展的时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我国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以及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任务的变化,城镇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这也是一个具有必然性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作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安排,既符合我国发展实际和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又适应当前我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期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前半段,估计到2020年前后将基本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在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已于2000年超过50%,此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开始逐步上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则出现持续性下降,近年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也开始逐渐下降。到2009年底,第一产业仅占10.6%,第三产业占42.6%,第二产业降到46.8%。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表明,我国的工业化程度正在深化、水平正在提升。这种现象符合多数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规律: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是快速上升,然后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也下降。横向比较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低收入国家工业占GDP的比重大都接近或超过40%,中等收入国家则更高一点,而高收入国家工业大都低于40%。目前,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正沿着这样的方向变化,且有进一步加快之势。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化也进入加速期。这种加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农民工,进而携带全家生活在城里,以至于目前他们的第二代几乎不大清楚农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实际上已成为准市民。
在现阶段,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与竞争格局出现的重大变化,尽快改变过去那种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增长格局,要求我们发挥国内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着力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在扩大投资需求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扩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以及居民住房等方面的需求;在扩大消费需求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把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这些都与城镇化密切相关。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总量已居于世界前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的更大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过于依赖外需转向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从粗放式发展为主转向集约式发展为主,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从以低附加价值生产为主转向以高附加价值生产为主。实现这样的转变,是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突破4000美元,正处于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在这样的人均收入水平上,我国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等严峻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需要在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人与农民的关系、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关系等方面作出新的调整。比如,尽快改变城乡之间、工农之间长期存在的“剪刀差”,更好地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落后的农村转变为现代化的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市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又包括功能协调、环境良好等。同时,从城市布局来说,还要努力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以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发展为重点,还是应当以中小城市发展为重点?如何实现城市发展的合理布局与绿色、低碳?
一个城市的发展及其效率,与它的规模是高度相关的。统计分析表明,从人口规模角度看,一个城市的人口为1万至10万人时,其规模收益是负的。因为虽然城市规模较小,没有多少公共负担,但城市居民所需要的各种社会服务的供给会明显不足,城市居民相互间的协调及由此产生的效率也会很低。当城市人口达到20万以上的时候,城市的规模收益会由负转正。而在城市人口达到50万以前,城市发展会一直面临较高的外部成本,城市规模收益也会小于100万和200万人口的城市。但当城市人口达到和超过200万的时候,城市发展的外部成本会进一步上升,城市发展的规模净收益率也随之达到最高点。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继续扩大,城市规模净收益率会迅速下降。如果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城市规模净收益率就有可能重新出现负值。所以说,城市规模小了不行,但也并非越大越好。这是在推动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把握和遵循的一条规律。近年来,我国一些超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日趋显现,就是现实例证。很多国家也曾遭受或正在经历类似“城市病”的困扰。
怎样既加快推进城镇化、满足各方面对城市发展的需要,又防止出现“城市病”呢?一条有效途径是发展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分工科学、功能配套的城市群。这样,既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又可以促进中小城市发展,从而推动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城市发展的高辐射性,就是城市的发展应该具有主要产业依托和主要产业载体,而且这种产业依托和产业载体具有高辐射力。这就要求各个城市根据区位条件、经济优势等发展辐射力强的特色产业,实现城市发展的专业化分工,而不能脱离城市发展的地理区位、生态条件、产业基础以及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形成发展定位雷同、产业趋同的局面。推动城市及其产业向专业化分工方向发展,需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各级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
城市发展的高辐射性,需要以城市的网络互动性来支撑。现代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在更大空间规划城市布局、协调城市分工、整合城市功能,因而也需要更好地处理城市间的合理分工与相互协作问题,形成相邻城市的网络互动。这也就是“十二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城市群的问题。应在地理位置相近、发展基础较好、生态条件适宜的地区推动形成辐射力强的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实现城市发展的高网络互动性。
城市发展的高生态平衡性,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城市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集中地表现在城市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因此,努力实现生态平衡是我国城市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原则。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破坏环境甚至牺牲居民健康为代价来实现城市和城镇化发展。过去,我国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粗放性。今后,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努力实现城市和城镇化的集约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